《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 郑丙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 郑丙燕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郑丙燕论文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题目: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学号:1334001211035学生:郑丙燕指导老师:高达玲2015年5月20日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维护和促进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结果针对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空巢老人能从容正视空巢问题,改善心理状况,更好地面对生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自己的晚年。结论通过对空巢老人加强宣教,及时给予疏导,培养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2、【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空巢综合征;护理我国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老年人的8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同时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到2030年空巢率将达到90%1.o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单调寂寞,缺少精神慰藉,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因此,研究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当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前瞻性意义,同时也将促进我国老年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3、11空巢的概念空巢(empty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从字义上来讲,空巢就是空寂的穴巢,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空巢这一概念逐渐在社会人口学领域活跃起来,他代表着人类家庭生命周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完成了学业开始步入社会,父母却已离退休,独自留在家里。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延长,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老龄化趋势,为此,空巢老人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现在我们所说的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按
4、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为60岁79岁,80岁及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2。2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专家指出,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机体开始逐渐衰老,个体的组织结构及脑功能发生了改变,各系统的功能活动明显下降,这会使他们更需要亲情的抚慰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许多人往往深居简出,封闭在家里,较少与社会交往,这会使老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有的因此心情抑郁、惆怅孤寂、焦虑猜疑。长此以往,势必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经分析调查显示,大概归纳为以下几种:2. 1孤独老年人随着机体衰老,神经精
5、神系统功能改变,对于身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而其中最主要是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空巢老人退休后,与社会交往减少,特别是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在家中生活,好像被社会遗忘,自信心受到影响,也加深了孤独。调查统计显示,有71.77%的老人感到很孤独,害怕过节假日,这在本次调查所有心理问题统计中比例最高,有近三分之二的老人平时打发空闲时间主要是看电视看报纸,有37.01%的老人经常与人聊天,但也有4.84%的人很少或从不与人交往3。
6、2.2 焦虑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贾守梅等4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非常高,并且空巢老人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说明焦虑状态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恐惧、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老年人常眉头紧锁,坐立不安,有刻板重复的,无意义的小动作,常伴有心悸、出汗、发抖、口干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或疑病症状。此外有难以入睡或入睡后多梦、夜惊等。严重时甚至会转变为老年精神障碍。2.3 抑郁抑郁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老年人自杀的重要促发因素。抑郁症是老年人群中仅次于老年痴呆的常见精神障碍,其严重影响空巢老人特别是空巢独居
7、老人的健康5。老年人年龄越大,对被照顾的要求就越高,而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形成抑郁。现代社会人们的家庭观念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是年轻人对两代同堂生活的排斥,多数年轻夫妇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理想落空,抑郁等不良情绪接踵而来,抑郁症主要表现有抑郁心境、体验得不到快乐、不明原因持续感到疲劳、睡眠障碍以及食欲减退等。他们常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或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不孝,只顾自己而让父母独守空巢。2.4 失落感失落感是指原来属于自己的某种东西被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力量强行剥夺后的一种情感体验
8、。空巢老人的失落感主要来源于人生价值、生活目标的缺失及对社会角色的改变缺乏心理准备6。退休后,老人会把精力由事业全部转向家庭。但由于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部分子女会与老人分开居住,留下老人独自生活。原来忙碌的生活节奏突然被改变,部分老人无法很快适应7o如不是所有都能像你想的那样,光阴对老年人来说很无奈,人到老年是件痛苦的事情,没办法,原来你是主任,现在谁认识你啊等等看法。2.5 拖累感当生活不能自理或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又得不到帮助时,老人会觉得活着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认为自己很没用,拖累了社会和家人,幸福感下降。如我有一个想法就是,以后别活那么大岁数,真的没用,生活不能自理了
9、最好是安乐死,对社会也没用了,自己还增加好多苦恼,还浪费好多资源哎!8等,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空巢家庭的真实写照,面对着昔日曾热闹的家,老人当然会产生寂寞、孤独感。2.6 空巢综合征空巢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危机,在精神疾病分类中空巢综合征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多发生在子女成年后离开家庭之后独自生活的老人9。主要表现为精神空虚、无所事事、无精打采、精神萎靡,老人身体状况大多较差,行动不便,患病率高。缺乏关爱是导致空巢综合征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子女关心、照顾的缺位,使得这些老人整天闷闷不乐、行为改变,常常会陷入无趣、无欲、无助、无望的状态,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严重者还容易引发老年
10、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3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护理对策3.13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护理对策3.1空巢老人应提前做好迎接空巢的心理准备未雨绸缪,正视空巢: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人口的流动性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年轻人自发地选择离开家庭来应对竞争,从前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社会。做父母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计划好子女离家后的生活方式,有效防止空巢带来的家庭情感危机,在思想上可以逐渐适应,以避免心理上无法承受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10。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变空巢老人的认知观念,引导其抛弃养儿防老的旧思想,建立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态,
11、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平气和,遇事不慌,空巢老人受外界刺激易过喜或过悲,所以应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11。3.2 组织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兴趣,广交朋友,丰富生活,淡化空巢心理。老人无事可干是诱发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所以老年人培养兴趣,充实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口2。根据自己的爱好,培养多种兴趣如和老伴、朋友打牌、下棋、练习书法、绘画;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如打球、跳舞、遛公园、慢跑、打太极拳、钓鱼等;还可以参加老年合唱队、表演队,为子女带带孩子,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等等。一方面能加强老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充实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2、。另一方面则通过适宜的文体活动,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减少疾病13。鼓励其再学习或再就业,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14。例如:鼓励离退休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组成技术咨询和学术交流队伍,为年轻人创业提供指导;鼓励参加老年大学,让他们感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3.3 做好老人及儿女心理工作要使老人的情感得到宣泄,得到儿女的精神赡养。根据调查分析,现在空巢老人最缺的是精神需要。更多的应做好心理护理,多与他们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另外要根据老人的情况,恰当地借助亲情的力量,做好他们儿女的心理工作,让其了解老人的真正需要。子女要了解老人容易产生不良
13、情绪,常与父母进行感情和思想交流。尤其是儿女在外的空巢老年人,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更要鼓励他们的儿女,常打电话常回家看看,做好精神赡养15。另外支持丧偶老人再婚;加拿大心理学家塞奥考曾对4489名5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长达9年的调查,发现约5%的人在丧妻后半年内去世,其死亡率是同龄有妇之夫死亡率的26倍,可见老年丧偶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老年人丧偶以后,只要有合适的对象,一方面是老年人自身要冲破习俗观念,大胆追求;另一方面子女要理解、支持老年人再婚,使老年人晚年不再孤寂。3.4 组织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心理学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宣传和培训,强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意识,让老年人自觉维护心理健康16o帮助老年
14、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增强其自身心理调控能力,老人学会自我调适也是极为重要的。为此,老年人可找一些大众型的心理学、保健学等方面的书籍看看,学会自我调适心理,淡化依赖他人生存的心理意识;要鼓励老年人健康自理,另一方面要倡导家庭和社会关注空巢老人全面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有意识地推动传统尊老养老文化向现代尊老敬老养老文化转变。另外还应学会有意转移注意力,如发呆抑郁时,可有意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出现心慌、焦躁不安、害怕等现象时,可静坐下来,听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做做深呼吸等;情绪起伏不定时,应加强自控能力,保持内心的宁静。3.5 提供情感依托鼓励养宠物17。伴侣动物研究信息中心发布的国
15、内首个伴侣动物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养宠物的空巢老人就医次数少,身体更健康、生活满意度也高。宠物提供给主人一种特别的、多层次的依恋,安全与被关心、被爱和被喜欢等感觉都可以从宠物身上获得,从而缓解压力和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配偶已故者。在空巢老人中,配偶去世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不幸事件,缺乏亲人相伴时,宠物为主人提供的情感依托有助于改善主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应鼓励空巢老人根据个人的喜好养宠物。3.6 营造良好地社会支持系统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只靠子女来照料老人,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提供社会性的服务。政府应在全社会加强尊老爱幼、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供有效权益支持,切实维护空巢老人合法权益;依托社区,组织开展兴趣活动,或组织人员或义工定期电话联系或上门看望空巢老人,转移派遣空巢老人的孤独寂寞情绪。并建立家庭扶助制度,制定针对空巢困难老年人的特殊救助制度,把帮扶救助重点放在空巢老人中独居、高龄、女性、农村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上。可借助国外养老经验,培养专门的服务人员养老天使,便于老人在家中生活自理不便时天使来到家中为病人服务。这种养老天使经验在天津部分地区已有试点,效果不错。4小结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