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毒蛾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毒蛾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16DB2311黑龙江省黑河市地方标准DB2311/T0812024舞毒蛾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2024-11-15发布2024-12-15实施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河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河市爱辉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黑河航空护林站、孙吴县红旗林场、孙吴县沿江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燕利、王岩、陈丽丽、王艳红、宋金华。舞毒蛾调查和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
2、件规定了舞毒蛾(1.ymantriadiSPar(1.)防治的术语和定义、虫情调查、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和技术档案。本文件适用于舞毒蛾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1.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1.Y/T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1.Y/T2516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舞毒蛾1.ymantria
3、dispar(1.)属鳞翅目(1.ePidoPtera)毒蛾科(1.ymantriidae),杂食性食叶害虫。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3.2标准株法用于抽样调查舞毒蛾幼虫发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即低龄幼虫期,按树冠上、中、下三个部位,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随机抽取50Cm长的样枝1个,调查各样枝上舞毒蛾幼虫数量等相关情况,估算各株虫密度。4虫情调查4.1 发生范围调查将中龄级及以下的杨树、落叶松等寄主林分,根据林分组成相似、林龄组相同的原则,沿林班线、林间道路、公路、铁路、农田林网等,设计踏查路线,在线路两边50m范围内,随机选取100株寄主树,调查舞毒蛾分布情况,将调查结果填入舞毒蛾虫
4、情线路踏查记录表,参见附录B表B.1.o4. 2虫口密度调查将踏查记载有虫株率在20%以上的林分,以小班为单位,选取标准地面积不小于0.2hm2,采用双对角线法或字形法,选取60株标准株,按标准株法调查害虫数量,将调查结果填入舞毒蛾标准地调查记录表,参见附录B表B.2。4.3危害程度调查采用叶部受害程度调查法进行树冠叶部危害程度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入舞毒蛾成灾情况标准地调查表,参见附录B表B.3,并按照失叶率确定虫害危害程度,参照1.Y/T1681执行。5防治技术5. 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营林、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农药使用按GB/T8321和
5、NY/T1276的规定执行。5.2 营林措施坚持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加强幼林抚育,改善生态条件,增强林木生长势和林木抗病能力。5.3 物理防治早春或秋冬季,人工摘除卵块,集中烧毁或深埋。成虫期设置诱虫灯杀虫,参照1.Y/T1915执行。成虫期利用雌蛾不善飞行、集中静伏特点,直接人工捕杀。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防治。5.4 生物防治悬挂性引诱剂诱捕器诱杀成虫;可采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喷雾防治;保护杜鹃、山雀等捕食性鸟类天敌,利用寄生蜂和寄生蝇进行防治。5.5 化学防治当失叶率达50%以上时,可采用3%高效氯氟菊酯、25%澳氟菊酯等喷雾防治舞毒蛾的幼虫。6防治效果检查用幼虫
6、虫口减退率、校正死亡率表示防治效果,幼虫调查方法按4.3执行。结果填入舞毒蛾防治效果调查表,参见附录C。具体计算方法见式(1):H=(SI-S2)/SIX1.o0%(1)式中:R虫口减退率;S1.防治前虫口数量;S2防治后虫口数量。7技术档案应建立防治技术档案,内容包括:虫情调查、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等。附录A(资料性)舞毒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A.1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25mm30mm,雄蛾体长约20mm,雌蛾翅展后体长87mm1.12mm,雄蛾翅展后体长40mm54mm。雌蛾体黄白色带灰或淡褐色,前翅有4条锯齿状暗色横线,中室中央有1个黑点,中室端部横脉处有一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纹呈“”型,
7、后翅外缘有8个深色暗斑。雄蛾触角呈羽状,体、翅黄褐色,前翅有明显的4条浓褐色波浪纹,后翅颜色较淡。前后翅外缘颜色较深并呈带状。卵圆球形,两侧稍扁,直径约1mm,表面光滑,初期呈杏黄色,后期逐渐呈黄褐色。数百粒聚集在一起呈不规则块状,上面覆盖一层黄白色绒毛。幼虫初孵幼虫呈黑褐色。体长4mm6mm0老熟幼虫体长50mm70mm,头部黄褐色,具黑色粗纹呈“八”字形,背线灰黄色,亚背线及气门上、下线部位各体节均有毛瘤,共排成6纵列,背上2列毛瘤色泽鲜艳,前5对呈蓝色,后7对呈红色,均具黑毛。蛹长19mm34mm,雌蛹和雄蛹体型有差异,一般雌蛹比雄蛹大。蛹体红褐色或黑褐色,表面覆盖锈黄色毛丝。A.2生物
8、学特性舞毒蛾在黑河地区1年1代,秋季已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进入滞育,在卵内越冬。次年5月上旬至中旬温度达I(TC以上时,幼虫开始孵化出壳,5月下旬孵化结束,幼虫孵化后可取食部分卵壳,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短暂停留,可借助风力远距离迁移。13龄幼虫白天多在树皮缝、叶背、树上干叶或树干基部石块下等处藏匿,傍晚上树夜间开始取食,喜食嫩叶,食量增加时可食整叶。幼虫经56次蜕皮老熟。56龄幼虫有很强的爬行能力,Imin可爬行2m。老熟幼虫于67月在树皮裂缝或石块下等处吐丝作蛹,蛹期持续10d14d0成虫羽化从7月上旬开始,历期一个月。成虫具趋光性,雄蛾活跃喜飞翔,常成群在林间乱舞,“舞毒蛾”因而得名。雌蛾
9、体笨不飞翔,聚集在一处,通过分泌性诱剂引诱雄蛾交尾。交尾后雌蛾在树干弯曲处、叶背、主枝、墙壁与屋檐下等处产卵,雌蛾一般产12个卵块,每个卵块4001200个卵粒。卵块覆盖一层黄褐色厚绒毛,抗低温、耐水浸。成虫产卵后,卵壳内即开始胚胎发育,历时约30d完成全部胚胎发育,然后停止发育,进入滞育。附录B(规范性)舞毒蛾危害情况调查记录表表B.1舞毒蛾虫情线路踏查记录表踏查块编号:;踏查面积hm2;林分密度:株hm2;林分类型及树种组成:;林龄组:;发现的其他病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简述:调查情况记录(数字代表样株编号,在有虫株后打“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10、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调查总数(株)有虫株数(株)有虫株率()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人:表b.2舞毒蛾标准地调查记录表标准地编号:;GPS:;林班号:;小班号:;小班面积:hm2;林分密度:株/hm?;林分类型及树种组成:;林龄组:;踏查所报有虫株率:%;其他病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简述:样株号害虫数量样株号害
11、虫数量样株号害虫数量121412224232343424445254562646727478284892949103050113151123252133353143454153555163656173757183858193959204060调查株数(株)有虫株数(株)有虫株率(%)有虫总数(头)平均虫口密度(头/株)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人:表B.3舞毒蛾成灾情况标准地调查表样地编号:_;GPS:;林班号:;小班号:;小班面积:hm2;林分密度:_株/hm?;林分类型及树种组成:;林龄组:;踏查所报有虫株率:%;其他病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简述:,受害等级代表数值记载(划正字划)小计健康0叶被害轻度失叶率W30%叶被害中度30%失叶率W50%叶被害重度失叶率50%叶被害光1调查株数受害株数有虫株率(%)平均失叶率/5Ocm(%)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人:(规范性)舞毒蛾防治效果调查表调查株号处理防控前后虫口变化(头)虫口减退率()校正死亡率(%)药剂浓度防控前活虫数防控后活虫数死亡数调查人:调查地点:日调查日期: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