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环境史上官民互补环保机制研究.docx
《西南边疆环境史上官民互补环保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边疆环境史上官民互补环保机制研究.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西南边疆环境史上官民互补环保机制研究主持人语(南炳文):本专栏本期刊发环境史专家周琼教授的大作西南边疆环境史上官民互补环保机制研究一一以清代云南二元环保模式为例。本文以环保碑刻较多、极富代表性的清代云南施行的环保二元机制形成的原因(清代云南生态破坏及环境灾害)、实践及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度的维度和弹性对保持与推动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作者指出:官方及民间环保法制的相互认可及支持是良好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民间环保法制的补充与弥缝功能是提升官方环保法制公信力的润滑剂;二元环保机制是乡土生态环境恢复及重建的制度保障。此文的价值,除了对有关历史经验做了很好的总结之外,更应重视其对于以后做好现
2、实生活中的有关事宜具有指导意义。特予推荐。(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南开大学资深教授)摘要:明清时期,边疆民族地区环境灾害的发生随着开发的深入日趋频繁,地方的环境保护逐渐形成了官方法制及民间法制共存互补的二元环保机制。官方推行的植树禁伐令等措施得到了各民族的认可,民族地区从自然崇拜及乡规民约、习惯法层面推行的生态联保措施也得到了官方支持,形成了官方与民间两种环保法制并存共进、相辅相成的模式,并在具体的生态管理实践中高度契合。官方认可并支持民间环保法制及其实施,民间环保法制依赖并弥补了官方法制的不足,从而使云南民族区域的生态环境长期保持了良性发展态势,彰显出边疆民族地区二元环保机制的现实资鉴价值。
3、关键词:边疆环境史;清代;云南;二元环保机制;官方及民间并行模式;制度维度明清时期中国的环境保护机制有两种模式,一是专制集权统治下官方制度自上而下推行的模式,二是官方制度与民间制度并行互补的模式。因官方及民间的环境保护法制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及模式构成,并在特定的时空场域内二者共存,故称“二元”,这种二元环保法制是中国古代二元法制的代表。明清时期,因农业、矿冶业开发后生态破坏严重,故二元环保机制存在于大部分省区,山西、陕西、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留存了大量关于明清环保法制的碑刻史料,但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从生态环境的保护效应来看,以边疆民族地区的二元环保法制实践成效较为明显,
4、其中又以清代云南的实践成效最具代表性。云南少数民族养林护水、资源取用有度的制度,与官府植树育林的制度共行互辅,体现了中国传统集权体制下民族环境管理中的生态民主制模式。这种二元环保机制实践的史料大量留存于地方志及碑刻中,是中国传统的集权统治制度在边疆民族地区以包容本土制度的方式得以顺利推行的典型个案。学界对云南民族生态文化、生态伦理、习惯法等进行了研究,(参见姜爱: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述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李技文、龙运荣:近20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综述,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杨平:近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综述,兰州交通
5、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巫洪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10年研究之述评与反思,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3期。)总结边疆民族生态观及其环境保护、生态思想的成果不断涌现,(解鲁云: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综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但多侧重于生态思想及环保措施的挖掘,从理论及法制层面探讨民族地区环保机制、环保模式的成果尚不多见。本文以环保碑刻较多、极富代表性的清代云南施行的环保二元机制形成的原因、实践及案例为研究对象,(“云南107块林业碑文有明、清和民国3个时期,分别占8.4%、69.16%和22.43%,历经13朝。最多的清时期74块,其次是
6、民国时期24块,最少的是明代9块”。参见李荣高:云南明清和民国时期林业碑刻探述,林业考古,2002年第1期,第252页。)探讨制度的维度及弹性对保持及推动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一二元环保机制诞生的原因清代云南生态破坏及环境灾害清代云南各民族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形成并传承了官方、民间环保法制并行的二元机制及实践模式,与其特殊的历史进程、民族传统文化及自然生态变迁、环境灾害历程密切相关。这种二元机制的形成,既是清代集权统治与民族传统治理方式交融及环境灾害凸显的结果,也是地方统治者及各民族管理者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所采取的环境应对措施。(一)古代中央王朝在云南的农业垦殖及矿业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
7、的破坏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殖边拓展及经营都使云南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云南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极强的时代性和区域性特点。秦汉时期云南除人口聚居较多的滇池、洱海区域得到初步开发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原始状态,物种多样性特征显著,瘴气浓重,(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严重困扰了云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及中央王朝的经略。唐宋时期,云南仍是“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州瘴病多”(唐)骆宾王军中行路难云:“去去指哀牢,行行人不毛川原绕毒雾,溪谷多淫雨沧江绿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中瘴历多濡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参见骆宾王集卷
8、三,清嘉庆道光间秦氏石研斋校刻本,第6页a。)的化外之地,范围广大的山区半山区或湿热的河谷地区依然保持原始状态。平坦肥沃且水热条件较好的滇池、洱海区域得到了普遍开发,坝区生态环境开始遭到破坏,河流及水利工程因水土流失而淤塞,农业水旱灾害开始增多。但邻近坝区的半山区的开发力度还不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程度较小,“西道出邛焚,百里弥箸林。俯行不见日,刺木郁萧森。伏莽有夷僚,巢枝无越禽”(明)周季凤纂修:正德云南志卷二三文章一,明嘉靖三十二年刻本,第9页b。)的状况比比皆是。虽然元代云南土著民族人口稀少、移民也较少,但仍是外来移民少数民族化的“夷化”(廖国强:清代云南少数民族之“汉化”与汉族之“夷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南 边疆 环境 上官 互补 环保 机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