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史研究再思考.docx
《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史研究再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史研究再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史研究再思考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监察制度逐渐得到恢复。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反腐倡廉建设实践需要,监察制度不断得到健全与完善。与此相伴随的,学术界对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史的研究日渐兴盛。笔者以为,研究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史,需要在路径、方法论、内容及史料的运用等方面形成一些共识,推陈出新,以促进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一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史研究的路径探讨(一)研究监察制度史需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因素目前学术界对监察制度本身关注得比较多,对于制度背后的人则相对地关注得少。次而言之,即使注意到了人的因素,较多关注的是制度的直接决策者,对普通民
2、众则关注比较少。制度是人制定出来的,研究制度史,自然需要关注制度的近距离的决策者,因为他们往往对制度的出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当代中国,对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工作者来说,同样需要关注人民群众在监察制度发展及完善过程中的参与和创造。从监察制度角度来看,让人民来监督党和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因此人民立场也必然是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监察制度史的学者所需要秉承的重要原则。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实践中,许多监察制度的出台、修订、完善,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许多具体的监督制度,如党务公开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出台等,往往是基层部门的开拓性试点,取得经验,引起
3、上层关注,再上升至理论高度,形成初步的制度框架。而制度最后出台前,也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监察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人民群众也是十分重要的监督主体。因此,研究改革开放时期的监察制度史,需要“关注基层实践在具体环境中与各种力量的并生互动和博弈演进”。需要研究人民群众在监察制度制定、执行、检查等过程中的认识和看法。需要关注人民群众的语言,研究者在重视研究高层领导人的语言风格的同时,要善于将学术语言与大众语言有机结合,使研究成果贴近群众,走近群众。(二)研究监察制度史需要重视思想史制度建设,离不开思想的引领和指导。监察制度亦是如此。改革开放时期,监察制度经历了恢复、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与此紧密相连的中
4、国共产党的监察思想也不断得到发展。从思想史的视角分析监察制度史有其重要价值。从思想史的视角研究改革开放时期的监察制度史,就要把针对纪检监察制度的认识脉络搞清楚,认真细致地梳理相关领导人的讲话及已经出版的年谱,以把握思想发展与制度建设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对监察制度建设的初衷、理念等方面的理解。这也能从监察制度史角度,揭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历程。从思想史视角研究监察制度史,就研究的指导思想来说,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为基础,以理论创新思想成果为主线,围绕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历程,概
5、览和解析对中国监察制度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学派、人物的思想流变,全方位、立体地再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发展图式和逻辑进程,总结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监察思想发展的若干规律,为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法治中国,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就研究的切入点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注重与中国监察工作有关的重要事件的研究,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分析研究、对产生较大影响的贪腐案件审理的分析等,以挖掘其思想背景;二是对文本的研究,如对重要文献和著作中有关纪检监察工作的讲话进行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中纪委全会的文献进行研究,挖
6、掘其思想精髓;三是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梳理与考察,如监督、行政监察、国家监察、法制、法治等概念的演变进行历史的分析考察。同时对改革开放时期有关的社会思潮、学术流派,如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制度经济学等进行跟踪研究,分析其本质。二科学辩证地认识国外某些研究模式与研究假设研究改革开放时期的监察制度史,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先后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基本结论为遵循,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同时要科学、辩证地认识国外某些研究模式和研究假设。不少学者运用国外理论建构、解读
7、、阐释中国包括当代中国政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者对西方理论缺乏足够的批判力,将西方的某些理论、观点奉为圭臬,将其作为分析框架,不加分辨地解读中国,所形成的结论缺乏对中国足够的解释力。甚至有的结论是对中国的误读和对中国形象的扭曲,比如,与监察制度史有关的所谓“权力斗争说”与制度经济学假设。(一)“权力斗争说”“权力斗争说”曾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海外中共党史研究当中。西方某些学者把中共说成是“独裁专制的政党”,把中共领导的国家描绘成“共产党专权的国家”,因而将中国许多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领导人之间的权力斗争,并由
8、此推断“最终的决策也是实际上反映在权力斗争中占据优势的一方的意见”。运用这种模式研究中国历史,从根本上背离了客观实际,不符合史实,也违反了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这种分析中国历史的模式已经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质疑和批驳。监察制度建设和反腐密切相关,反腐败的主旨到底是制度反腐。研究监察制度史,需要理直气壮地对类似的观点作出回应与批判。需要研究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借助历史与现实的大量材料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二)制度经济学假设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提出了市场经济中的所有人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即认为“个人天生是为自己的利害打算的”。这一假设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逻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时期 监察 制度 研究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