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传播现状分析调研报告.docx
《应急科普传播现状分析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科普传播现状分析调研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应急科普传播现状分析调研报告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于2022年联合发布“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预案中的应急科普措施,推动将应急科普工作纳入政府应急管理考核范畴”。当前,我国应急科普现状如何?如何进一步提升应急科普质效?一、调查问卷分析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基本信息。另一方面,对受访者关注的应急科普内容领域、接收应急科普信息的习惯偏好、对当前应急科普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改进意见等进行收集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共回收306份有效样本,覆盖了全国三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主要为19
2、岁至49岁的男性,其普遍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多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人员。在科普内容偏好上,公众更关注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相关,且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普内容.选择关注生产安全类科普内容的受访者最多,占85.29%,选择日常生活安全、急救知识、自然灾害的人数次之,分别占83.99%、81.7%,64.05%。在希望学习哪类应急知识和技能”一题中,希望学习逃生避险策略的人最多,占88.89%。在“获取新媒体应急科普内容的过程中,还关心哪些方面信息”这一题目中,选择事故概况及发生原因的人最多,占87.91%o同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公众偏爱2至3分钟的简短内容,但也有受访者表示,若内容和形式
3、足够好,篇幅长短也可忽略不计。可见,公众在追求阅读效率的同时,亦对内容质量抱有较高期待。公众对于科普渠道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特点。从线上渠道来看,微信公众号凭借便捷性、个性化推送等优势,成为各年龄层获取应急科普知识的首选,其余依次是短视频平台、网站、新闻APP、微博。虽然电台选择率不高,但其深受40岁至60岁以上群体的喜欢,体现了中老年群体对传统媒介的深厚情感与信任。在线下渠道中,公众则是帧向通过单位和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活动获取科普知识。可见,权威性也会影响公众对科普渠道的选择。高达95.4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机构发布的内容更加值得信赖,另外专业媒体、科研机构发布的内容也受到受访者青睐。大部分
4、公众对接收科普内容的时间和形式上呈现较为一致的偏好.问卷结果显示,公众浏览科普知识更倾向于在工作日的非工作时段获取。图文和短视频是最受受访者喜好的表现形式,其余依次是海报或条漫、纯文字、H5互动小游戏、音频、直播。对于线下科普活动,公众参与热情集中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科普日等特定节点。可见,主题鲜明且影响力广的宣传活动,能有力推动科普知识传播。整体来着,受访者普遍对当前应急科普工作表示认可.在满意度调查中,合计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满意”及“满意”。他们认为,当前通过政务及媒体账号能够获取丰富的实用的科普知识,能有效增强自己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能力,且乐于向
5、他人推荐优质的应急科普资源。然而,也有40.52%的受访者持一般态度,认为应急科普宣传在内容创新、柒道拓展、形式多样化、宣传频次以及增强互动性等方面有待加强,呼吁进一步优化以提升整体宣传效果。二、提升空间正如上述调查结果所示,当前应急科普工作对于满足公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公众对于应急科普的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渠道、推广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更多的期待。1 .内容及形式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者对应急科普内容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易懂性、针对性等方面,并且期待更多样的应急科普呈现形式。一是加强科普内容易懂性和针对性。在对应急科普工作改进的意见中,希望科普宣传内容更有针对性、更通俗易懂的受访者占81.
6、37%。部分受访者认为,科普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与受众群体不匹配、“新瓶装旧酒”等情况时有发生。在提升科普内容质量方面,有受访者认为,要让科普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建议用通俗易槿的语言陈述,并说明这样做的原因,最好再配发事故案例帮助大家理解”。还有受访者提出,科普内容要根据实际及时更新,诸如“一些老套的、平时接触不到的内容就不要再科昔了”,而像应急救护、创伤包扎、心肺复苏、AED的使用等与日常生活实际相关的科普内容可更多一些。也有受访者希望科普内容更加利于传播,如呼吁相关部门多提供一些可以下载的宣传教育视频。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谷林认为,现阶段应急科普内容呈现泛泛而谈的特点,没能针
7、对性地满足不同人群、地区及场景的具体需求。面对不同受众、地域和紧急情况,所需的应急知识和应对措施也各有不同。应急科普工作应更加注重个性化内容的打造,找到吸引受众的点,根据不同目标群体和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相关的科普信息。二是呈现形式需更加多样。73.53%的受访者认为,应急科普宣传形式应更加多样化,以符合不同群体的喜好、习惯。谷林也对增强科普的趣味性、创新性提出建议。他认为,当前,应急科普的呈现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文字、图片等传统媒介。尽管这些方式能够传递基本信息,但在互动性和趣味性方面显得不足。为了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兴趣,应急科普需要探索多元化的呈现形式,例如结合游戏、虚拟现实(VR),增强
8、现实(AR)等技术,为受众创造更加丰富和沉浸式体验。2 .传播渠遒与推广方式在科普内容传播方面,受访者意见主要集中在加强传播时效性、增加传播覆盖面、建立持续推广机制、避免科普宣教形式主义等。一是进一步增强传播及时性与观羞面。59.15%的受访者认为,科普内容传播不够及时、广泛,时效性与覆盖面不足。有受访者提出建议,“宣传渠道可以多注重短视频、小红书等年轻人多的社交平台调有问卷结果显示,选择帧向“线上获取科普内容”的受访者数量是选择线下获取的近4倍。但是,有60岁以上的受访者提出,当前科普宣传并未普及到全民,当前的科普宣传并未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通过“电台”“路边广播”等大家都能接触到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科普 传播 现状 分析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