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课程的校本化实践 论文.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课程的校本化实践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课程的校本化实践 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开发并实施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教育课程,使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通过前期准备,了解时令与农事的联系;中期实践,帮助学生精通植物种植的技术要点;后期收获,体验劳动成果的快乐,从而转变对劳动的态度,在种植小专家、农事小能手、小小设计师、田园收获家等主题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综合实践;劳动主题课程;劳动教育引言: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学生能从个体、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
2、生成并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该文件虽然明确了劳动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质疑:既然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是不是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关劳动教育主题的内容会被边缘和弱化呢?劳动教育主题内容怎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才能彰显其存在的价值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结合本校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提炼共同要素,整合并实施
3、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课程,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优势。一、认知先行一一劳动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必要性不可否认,劳动教育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其原因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管理者及任课教师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关于劳动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以为劳动教育已经脱离出来了,可以忽略、轻视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劳动主题方面的内容。加之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应对上级检查制订了阴阳课表,综合实践活动常常被其他学科挪占。有的学校虽然开课了,但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无法体现出该课程的教育性、思想性;其次,不少家庭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成
4、绩优异就行了,劳动任务由父母来包办,放学后父母来学校帮孩子打扫卫生的情况屡见不鲜;纵观当今社会环境,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劳动最光荣的传统观念已然淡化甚至消失,人们或多或少对环卫工人、修理工等蓝领职业存在较大的偏见。因此,作为主要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没有深入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没有理解教育与生产劳社会实践相结合,没有体现实践育人价值。因此,除了要求学校、家长、社会三者形成合力加强劳动教育,还应该认真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整合课程资源,实现跨学科融合,结合本校实际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开发与实施。二、因校制宜一一打造劳动主题教育本
5、土化范式,开发校本化课程习总书记提出的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劳动要求是否理解透彻,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到底被赋予了哪些新的意义和时代内涵,怎样让劳动教育真真正正地回归到校园,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劳动主题实践中体认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的快乐,收获劳动的果实,这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深度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挖掘本校内外的优质资源,发展出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面以本校为例谈谈如何寻求优质资源进行校本化课程开发。1 .资源优势乡土气息的校内资源。学校操场南边靠墙刚好有一大块土地,这为我们开展劳动实践课程提供了最简便、最安全的去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种植蔬菜瓜果,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这块“田园
6、”还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建设。琳琅满目的校外资源。学校虽然位于经开区,但周围都是大片的农田,学校门口对面还有油菜籽油厂、饲料生产厂,这为我们活动的考察探究提供了最接地气的场所。另外,学校很多老教师种地经验丰富,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都是我们开发课程过程中最生动的资源。2 .成长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除了有生理、安全、社交的需要,还应该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现在大部分孩子都被禁锢在教室里,活动空间狭窄,亲近自然、接触泥土的机会越来越少。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不仅可以减缓焦躁颓废的情绪,缓解学习的疲劳,而且在劳作过
7、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让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驱动力,感悟劳动的价值,逐渐养成勤劳朴实的品质,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从而改变对劳动的偏见和认知。3 .课程设置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到课程中来?这离不开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师在开发相关内容之前需要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收集、过滤、整理后,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围绕实践育人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课程内容。学校把操场南边那块土地分割成了四块,作为三到六年级的瓜果蔬菜的种植基地,并起名为快乐田园。分为种植小专家、农事小能手、小小设计师和田园收获家,课程内容如图1所示。快乐团园i尸;,:-EjgfItj二K&3I图1快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课程的校本化实践 论文 小学 综合 实践 活动 劳动 主题 课程 校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