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相乘便是创造力.docx
《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相乘便是创造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相乘便是创造力.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相乘便是创造力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要聚焦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培养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我们一直在用以往的知识教授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这个困难表达在两大方面:第一,我们并不确定未来是什么样的,又如何让学生应对一个还没有出现的未来?第二,即使我们能够把未来世界展示给学生,以往的知识又怎样
2、才能转换成他们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这种转化又如何实现?为面对来自现实和未来的各种挑战,大学要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学习力是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学生个人去探索,教育要帮助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想要去学习的时候能够靠个人实现。思想力是指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正是在不间断思考、探索、质疑的过程当中,才能不间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产生新创造。行动力是指在真实世界里采用有效行动的能力。学习和思考很重要,但最终要通过实践与行动来改变和改善世界,实现知行合一。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这三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
3、是相乘,其结果便是创造力,即创造力=学习力X思想力X行动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动力来源是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实现更为高远的价值追求。这是“三力”能够同向互促形成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大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构建多样性、开放型、可一直不间断改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有效学术整治管理为保障,培养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造性人才。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通识教育应当表达在包括专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全过程和各环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是统一的,不是割裂和对立的。通识
4、教育=人文教育X科学教育。当专业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考、清晰的表达沟通和价值判断的能力时,就实现了通识教育的一些目标。要以“通专融合”为路径,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理解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基础。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加强基础,强化文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一般性能力,奠定创造力培养的基础。积极促进交叉,鼓励学生开展跨界学习,接触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前沿工具,为创造力培养供给养分。尊重学生选择,赋予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引导疏通学生通过不间断探索渐渐找到志趣所在,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为创造
5、提供不竭动力。推进卓越教学,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关键、院系担主责、学部促交叉、学校营氛围”,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革,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支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引导疏通教师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只有瞄准科学前沿,勇于开拓创新,涵养卓越精湛的学问,才能真正启迪学生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此,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落地实施教研系列教师的“预聘一长聘”制度。吸引和支持有学术潜能的青年学者,让大家专注发展新的学科与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思想 行动 相乘 便是 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