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青岛版《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青岛版《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年级青岛版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知道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要素分别有哪些。学会从不同途径获取天气和气候信息。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经历收集、整理天气和气候资料的过程,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影响,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描述天气和气候的常见要素。2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某一现象是属于天气还是气
2、候,理解二者在时间尺度上的差异。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不同天气状况的视频(晴天、雨天、雪天、大风天等)、不同气候类型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生活场景视频(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天气和气候要素的图表。2 .收集近期本地天气数据的记录表格、世界各地气候资料卡片。3 .用于展示的地球仪、世界地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一段包含多种天气状况的视频,如阳光明媚的海滩、暴雨中的城市街道、大雪纷飞的山区等,提问学生:“同学们,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天气,你们能说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吗?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天
3、气和我们常说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天气和气候。2 .展示一些不同气候类型地区人们穿着和生活场景的图片,如非洲热带草原上人们穿着轻薄的衣物、北欧地区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天气的概念和要素讲解:“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等)和大气现象(如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的综合。”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天气视频,举例说明不同天气状况下这些要素的表现。强调天气是多变的,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例如,早上可能还是晴天,中午就可能下起雨来。2 .气候的概念和要素讲解:”气
4、候是指某一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通过展示不同气候类型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气候下的差异。指出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反映了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特征。例如,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温带季风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利用图表对比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包括时间尺度、变化特点等方面。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而气候是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讲解二者的联系:气候是长时间天气的综合,天气是气候在某个短时段内的具体表现。例如,一个地区的气候是湿润的,那么在大部分时间里,这里的天气可能经常会有降雨或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三
5、)课堂活动(15分钟)1.判断天气和气候现象(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描述大气现象的卡片,卡片内容既有天气现象(如“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0,天空晴朗”),也有气候现象(如“昆明四季如春”)。让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卡片内容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并说明理由。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质疑,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加深学生对天气和气候区别的理解。4 .收集天气和气候信息(实践操作)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收集近期本地天气数据的记录表格。指导学生通过天气预报网站、手机APP、电视等途径收集本地最近一周的天气数据,包括每天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状况(晴、雨、多云等)、风向和风力等
6、,并记录在表格中。同时,给每个小组分发世界各地气候资料卡片,让学生从卡片中找出描述气候要素的信息,如某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气候类型的分布(结合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讲解)利用地球仪和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例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等。讲解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以青藏高原为例,由于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2 .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农业(不同气候区适宜种植不同作物,如水稻
7、适宜在高温多雨的气候下生长;天气变化影响农作物的灌溉、收割等)、交通(暴雨、大雾、冰雪天气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气候干旱地区可能需要特殊的交通设施来应对沙尘等)、建筑(寒冷地区房屋墙体厚、屋顶坡度小;炎热多雨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通风好)等方面进行思考。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天气和气候影响的例子,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天气和气候重要性的认识。(五)课堂小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要素、区别与联系,判断天气和气候现象的方法,收集天气和气候信息的途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及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2.强调天气和气候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
8、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天气变化,了解更多关于气候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六、板书设计天气和气候一、天气概念: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现象的综合要素: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云雾等特点:多变二、气候概念:多年平均大气状况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特点:相对稳定三、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时间尺度、变化特点联系:气候是长时间天气综合,天气是气候短时段表现四、拓展气候类型分布: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对人类影响:农业、交通、建筑等七、教学反思在天气和气候这堂科学课的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和图片导入,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现象的关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天
9、气和气候的概念、要素、区别与联系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表、动画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在小组判断天气和气候现象的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了对二者区别的理解。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判断时容易受到一些关键词的干扰,如“经常”“一般”等,对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时间尺度理解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易错点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和更多的实例练习。在收集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们学会了从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了他们收集数据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在记录数据时不够细心,出现了一些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数据记录准确性的要求和检查。拓展延伸部分,学生对气候类型分布和天气气候对人类影响的讨论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他们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但对于一些影响因素(如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更多关于天气和气候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