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统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统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统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年级统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均、柄”等5个生字,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2 .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3 .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4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它是怎样往上爬的,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准确。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
2、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和爬墙过程的,理解作者连续细致观察的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坚持不懈的观察习惯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演示法、朗读感悟法、观察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对爬山虎的初步印象,如它的叶子、茎等的样子。2 .谈话导入:同学们,爬山虎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常常攀爬在墙壁、岩石等地方。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它是怎么爬上去的呢?它的身上又有哪些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看看他是如何观察和描写爬山虎的。(板书课
3、题: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3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爬山虎、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图片、实物理解。做动作理解。找近义词、反义词理解。用词语造句理解。开火车读词语,巩固生字词的学习。4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5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往上爬的。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爬山虎
4、生长的位置;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和它往上爬的过程。(三)学习生字1 .出示生字“虎、操、占、嫩、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学生认读。2 .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如“虎”是半包围结构,上面是“虎”,下面是“几”;“操”是左右结构,左边是N”,右边是“桑3 .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书空。4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四)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部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怎么描述的?交流汇报,出示句子:学校操场北边墙
5、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生长在学校操场北边的墙上和“我”家小院的西墙上,“满是”“占了一大片地方”说明了爬山虎的数量多,生长茂盛。提问: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对爬山虎的什么情感?(学生回答:能感受到作者对爬山虎的熟悉和喜爱之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5 .学习第二部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感受叶子的美。出示句子:爬山虎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爬山虎的脚 四年级 统编 爬山虎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