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x
《十五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前言1第一章发展形势4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4二、主要问题5三、有利条件6第二章总体要求8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目标任务10四、建设布局12第三章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12一、建设标准12二、建设内容13第四章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19一、建设分区19二、任务安排28三、重点项目31第五章效益分析34一、经济效益34二、社会效益35第六章建设管理和后续管护36一、强化质量管理37二、统一上图入库38三、规范竣工验收39四、加强后续管护40五、严格保护利用42第七章保障措施43一、强化组织领导43二、强化规划引领45三、强化资金保障46四、严格监督考核47附件
2、1县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安排表49附件2县县级“七化”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554刖三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全国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装中国粮;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李克强总理对发展粮食生产、加强
3、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此,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集中力量推动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县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截至2020年底,全县累计建成12.99万亩高标准农田,在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现状,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2021年中央1号文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阶段性任务
4、”的要求,按照国务院批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要求,加快推进省、市、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细化政策措施,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市、县,落实到地块。根据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编制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通知(渝农发2021125号)要求,区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重点从优化建设布局、谋划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建立健全项目库、落实落细重点举措四个方面进行修改完善。据此编制了市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5、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和“十二五”以来各乡镇实践为基础,对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相关规划研究编制。规划根据“三县一城一枢纽”发展定位、农业生产资源条件、地形地貌等,研究提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分区、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建设监管和后期管护等,是今后推进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性规划,是指导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依据和基础。规划范围为县全部行政区域的土地,包括2个街道10个镇13个乡,规划年
6、度为2021年-2030年,共10年。第一章发展形势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一)在耕地保护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整治同步推进,截至2020年底,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1个,其中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实施项目60个,县财政局和县农业农村委实施项目21个,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12.99万亩。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效解决耕地零散分布、农田基础设施短缺、质量较低等问题,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质量等级为基本符合,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粮食产能10%,后续利用方面农业种植情况良好,对保证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二)在生态环保方面。县高标准农田
7、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根据山区地势地貌、气候土壤等条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设内容,保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积极开展田园行动,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94平方公里。县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村庄规划相结合,在项目规划布局上坚持项目效益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在保证田间灌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村组内现有古树古屋、老路老桥进行保护,实现资源、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三)在脱贫攻坚方面。通过道路修建、沟渠衬砌等措施提高生产生活便利性,受益群众逾万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均包括项目所在乡镇的贫困村,且贫困村的投入资金不低于总投资的40%,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
8、,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亩均增收150元以上,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11596户4471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千百年来困扰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二、主要问题(一)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偏低。县地少坡陡,已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不完善、工程措施不配套,难以达到地方标准。经上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潜力有限,规划期主要对已建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县地处山区,待建地块和改造提升地块均存在建设条件差、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的问题,亟需提高建设投入标准。(二)成果发挥作用不显著,农田改造提升任务艰巨。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由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财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标准 农田 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