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思想”无处不在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化思想”无处不在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转化思想无处不在摘要:转化的思想无处不在,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生成情况,适时提出“转化”数学思想,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词:转化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引言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在学生获得新知的过程中逐步地引导、启发,让学生们从未知领域出发,通过数学知识之间因有联系向已知领域转化,将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解决新知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转化思想,可以有效地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也可以提高自己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有效的引导培养,完全可以成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的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转化思想是如何培养的。一、导入环节渗透转化思想。导入环节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本节课学习效果,起到了铺垫作用,所以我在导入新课时,时常把转化思想渗透在里面。比如我教学解决问题策略一一转化的导入时,我采用播放曹冲称象的故事,小小的曹冲,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体重,曹冲的聪明之处在于将“大”转化为“小”,将“大象”转化为“石头”,转化的思想方法起了关键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就把转化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学生不仅体会到转化数学思想的妙处,而且给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知识形成过程中运用转化思想。1.计算中的转化。在数学学习中,时常会遇到一
3、些复杂的运算,这时教师需要转化一下解题策略,运用各种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及性质进行化繁为简,也就是常说的化简。例如:(321+123789)(789124-468),因为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789,所以可以转化为:(321+123789)(789124-468)=(321+123789)(789123+789-468)=(321+123789)(789123)+(789-468)=(321+123789)(789123+321)=1又如在教学小数的除法时,先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整数除法和商不变的性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后,学生自然会想到,小数除法是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的,这里就很轻松地把转化
4、的数学思想渗透进去。是通过把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计算;在教学分数的除法时是通过把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进行运算的。只要能找到突破之处,做一些同性质间问题的相互转换,就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自己豁然开朗。2 .图形之间的转化。在三年级下册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为以后的四、五、六年级的学习做好伏笔。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学生会想到,哦!原来是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每个学生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转化的思想就这样轻松地走进了学生的脑袋。在此基础上,教学三角形、梯形、圆等的面积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学习经验,把这些梯形转
5、化成会计算的图形面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转化思想的作用下,他们很容易地找到了方法。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把圆形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公式推导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知识形成过程中运用转化思想,给学生学习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3 .等量关系的转化。等量关系的转化是通过把两个未知量通过转化变成一个未知量,这样会把原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变成学生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例如: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3这道题刚拿到题目,慌了,出现了两个未
6、知量,觉得无从下手。老师提醒学生,你可以把这题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来,能不能从中得到启发。学生轻松列出:1个大杯容量+6个小杯容量=720毫升。这样给出了两种杯子的数量和总容量,求它们的各自容量,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会感觉题中的已知条件不充分而难以下手。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要求一种杯子的容积,就要知道这种杯子的总容量和它的数量,你能依据1两种杯子的数量关系,将它们转化成一种杯子吗?可不可以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将1个大杯的容量转化成3个小杯的容量。这道题就转化成(3+6)即9个小杯共720毫升,小杯的容量就轻松求出来了,有了小杯的容量就可以求出大杯的容量。这样,通过等量转化,隐
7、蔽的条件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了。我们就能把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了,这道题就很轻松地解决了。三、培养转化思想要持之以恒。一种数学思想,不能靠一节或几节课的渗透就行的,而要靠在平时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不断渗透和训练。不仅表现在新知学习中,而且还要表现在平时的练习中,要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每当要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先考虑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一遇到复杂问题时,就要想,能不能转化成简单问题,可不可以把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具体的。如果这样长期以往,学生理解、处理新知识和复杂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就大大提高,对某个数学思想的认识也就趋向成熟。在六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一
8、节练习课上我拿出了一个土豆,让学生求出它的体积。一开始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片刻后,我们让全班交流想法,可能是我平时转化的思想渗透的比较多的缘故,学生们顿时议论纷纷。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转化思想来计算出它的体积。转化思想一提出,再通过小组讨论,就有了下面几种答案。答案一:可能受到书中思考题的影响,学生们想到把这个土豆放到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的容器内,浸没在水中,看看水面上升了多少,拿容器内底面的长、宽与水面上升的高度相乘就得到土豆的体积。答案二:有了上面的答案,学生们会很快地想到把土豆直接放入量杯里,然后倒入水使之淹没,然后再把土豆拿出来,看看水少了多少,这个土豆的体积就是
9、多少。答案三: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一个和土豆一样的模型,然后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来计算出它的体积。从这三种答案里可以看出:学生一旦掌握了转化思想,其实就等于获得了自己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开发了智力,发展了数学能力,提高了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在练习中巩固转化思想。随着小学几年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练习题已经不再单纯地局限于例题式的,更加灵活多变,对学生更具挑战性。绝大多数学生遇到复杂多变的习题时往往一点头绪都没有,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转化的思想的渗透,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转化的思想在意识中的形
10、成。如:1厘米让学生求出它的周长,用常规的数学思想去解决它,可能有点吃力,这时要引导学生,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解决呢?学生很快地想到了转化,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就能解决了。再如:+,学生毫无犹豫地想到了通分,其实通分就16248是运用转化的思想,那老师紧跟着说:今天不用通分,还有别的方法吗?在老师逐步的引导下,学生们豁然开朗,原来是单位“1”的一半,是的一半,以此类推,242画出了如下的图形,聪明的学生们把转化的思想运用的得心应手,能把算式转化成图形,从图形中很容易写出:,这样再加深难度,像学生都会解决。从这题中就体现出转化的价值。再看一道题,更能把转化的数学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有16支
11、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乍一看,无从下手,但通过老师平时对转化思想的训练,学生不难想到把文字转化成图形的方法,从图形中得知,可以列成161=15(场)。再如:六(3)班有54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有多少人?这里学生如果用正常思维54去解答的话,真的没有头绪,要引导学生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把转化成4:5,从中可以看出男生占4份,女生占5份,全班一共占9份,这样就轻松得到男生占全班的,9就能得出男生的人数。以上几个例子,只是转化思想中常见的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客观、科学地加以运用。不仅能巩固转化的思想,而且还让学生对数学原本比较枯燥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转化的思想无处不在,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和转化的结果。它贯穿着整个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始终,是数学的精髓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生成情况,适时提出“转化”数学思想,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感受转化思想给问题解决带来的便利,所以我们要将转化思想进行到底,真正形成爱转化,用转化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文章类颜春燕: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6期。著作类2陈健敏:现代阅读:教育版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版第436-437页。网络文章类张呈峰:“转化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