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失序原因重探.docx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失序原因重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失序原因重探.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失序原因重探【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以兴建人民胜利渠为标志拉开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序幕。“引黄灌溉”作为一种利用黄河水资源,抵御干旱、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在1949年后的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史上具有代表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陷入“失序”状态,具体表现为:引黄工程蜂拥上马和灌区用水“大引大灌”,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内涝和次生盐碱化问题。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究其缘由,与完成粮棉高产指标和缺乏有效监管不无关系,根本上则暴露了黄河水权制度建设的缺陷,为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敲响了警钟。随着黄河下游引黄工程的复灌,水权和黄河水资源管理也逐渐确
2、立和规范起来。回顾这段历史,既是对新中国治水兴水艰辛历程的再回顾,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所要求的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关键词】引黄灌溉;人民胜利渠;水权;黄河下游“引黄灌溉”是利用黄河水资源,抵御干旱、保障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伊始,本着“除害兴利”并重的治黄原则,黄河下游兴建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后改称为“人民胜利渠”,从此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们大搞引黄灌溉,弄了个8000万亩的计划1958年至1961年,引了400亿方水”,黄河下游引黄灌溉陷入“失序”状态。一则表现为短时间内黄河下
3、游大规模扩建增建引黄灌溉工程;二则表现为引黄灌区“大引大灌”,结果造成“大约减少了1000万亩耕地,2000万亩耕地碱化了,减产粮食将近100亿斤”。“引黄兴利”演变为“引黄之笏”,教训深刻。遗憾的是,至今这段历史并未引起重视,只有个别学者介绍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对黄河下游“引黄灌溉”遭遇顿挫的解释也基本停留在“没有按照科学办事,盲目蛮干”的“大跃进”语境内,缺少深层原因探究。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第一渠”,其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扩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又在20世纪60年代初按下“暂停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于1970年初复灌。它是黄河下游引黄
4、灌溉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工程,经历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从兴起、受挫到重新发展的全过程,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以黄河下游“引黄第一渠”一一人民胜利渠为中心,透过这一时期黄河水资源利用所经历的曲折,重新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失序的原因进行探究,以期丰富新中国成立后“除害兴利”治黄实践的历史叙事,加深我们对当前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历史必然性的理解。一完成粮棉高产指标是引黄灌溉失序的首要原因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区。但是,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分布极不均匀,自然灾害频发,尤以水旱灾害为甚。据统计,14701979年间,510年中华北平原就有49
5、1年遭受不同范围的旱涝灾害,占总年数的96.3%,无旱涝的年份仅有19年,占3.7%。“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相较于水灾带来的瞬时性危害,干旱的破坏性更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耕地面积少、淡水资源缺乏的条件下,使有限的耕地产出更多的粮食,除了扩大耕地面积总量,引水灌溉农田是中国这个古老农耕国度保障农业生产的传统水利之法。黄河可以为干旱的华北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水利专家曾就利用黄河下游水资源发展农业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得出的结论是:黄河是华北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水源,黄河下游具备引黄灌溉的条件。一是地形便利。黄河过京广铁路后,两岸是广大的平原。河北岸地形由西南向
6、东北倾斜,地面坡降三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正好用来发展自流灌溉。二则水量有保障。当时黄河年平均水量480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6亿吨。已有灌区年用水量约200亿立方米,尚有二三百亿立方米流入大海,可待利用。三是水质优势,黄河的水质属于淡水,完全合乎灌溉要求。黄河的泥沙来自西北黄土高原,内含宝贵的肥分及有机质,沙碱薄地上一次淤,可以肥两季。可见,引黄灌溉可以有效缓解黄河下游旱情,保障农业生产。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通过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描述了引黄灌溉实现粮棉增产的美好愿景,指出根据近十年的水文观测资料,黄河的多年平均水量约为470亿立方(立方公尺
7、),虽然只有长江的多年平均水量的1/20,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却可以把灌溉区域扩大到11600万亩的土地,在这个灌溉区域内可以使粮食增产137亿斤,棉花增产12亿斤。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在面临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严峻,国家财政状况紧张,缺乏组建大型灌区经验等不利条件下,还是下定决心在黄河下游兴建引黄工程。1949年11月,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上确立了“防止水患,兴修水利,以达到大量发展生产的目的”的水利建设方针,水利部据此决定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作为“有极大收益的重要工程”予以支持。该工程位于平原省新乡境内,1951年3月开工,1953年8月完工。建成时,可灌溉6县72万亩农田,是黄河
8、下游首个大型灌区。人民胜利渠开灌前,“这里十年九旱,是气死龙王地”,1951年粮食平均亩产仅177斤,棉花29斤(皮棉),开灌后,“干旱威胁解除,农业生产顺利发展,生产力得到解放,三、五年功夫,生产水平大有提高,1957年灌区平均每亩粮食收到279斤,皮棉53斤,较灌前粮食提高58%,棉花提高83%”。由此看来,引黄灌溉为干旱地区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干旱半干旱的华北平原表现得尤为突出,引黄灌溉也因之更受决策者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虽然中央高层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问题产生了分歧,但分歧很快就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以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纪 六十年代 黄河 下游 灌溉 失序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