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学术体系与理论方法”笔谈之二.docx
《“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学术体系与理论方法”笔谈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学术体系与理论方法”笔谈之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学术体系与理论方法”笔谈之二召集人语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数年来致力于推动改革开放史研究。我认为,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在两方面着力:一方面抓紧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大量微观的、个案的和专题性的研究,以反映改革进程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它的多重面相。另一方面是对中国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作出有价值的解释,这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本期选用的五篇文章,都侧重于方法论的讨论。下面就本人感兴趣的话题谈些想法,也算是参与讨论吧。二级学科设置视域下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四重维度一文,谈到把改革开放史设置为中共党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是一个业务性问题。无论置于什么学科之下,都不影响改革
2、开放史研究的重要性。事实上,当前改革开放史研究是许多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都涉及的领域,更不用说中国当代史的研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对话和互鉴,有利于推动研究的深入。不过,作者的重点不在这里,而是谈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思维方法问题。作者谈到当前改革开放史研究的现状,感慨对一些重大话题如改革开放奇迹与困境何以发生至今没有得出一种满意的解释。这大体是事实,不过但凡这类重大历史问题很难定于一说,还是百家争鸣为好。“改革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在国外”的说法并不严谨。文章强调要彳定多重维度上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史,这肯定是对的。其中特别谈到,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有多元主体互动的观察维度、需要有一
3、种纵向的和横向的比较方法、需要有变与不变相统一的辩证思维、需要有系统思维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有启发意义的。当然,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观察维度还可以举出一些。推进改革开放观念史研究一文强调观念史研究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视角。在以往的研究中,不能说完全没有从观念变革的角度研究改革开放史,但没有单独提出这个问题。文章首先界定什么是观念史,以及它与思想史、概念史的异同,这是一个学理性问题。在我看来,文章的亮点在于强调观念变革的能动性,它不只是改革实践的产物,在很多情况下恰恰是改革的先导。这符合事实,也符合规律。历史变革往往首先是观念创新,中国改革也不例外。这可以举出许多例证:1978年确立“实
4、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念、1984年确立“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观念、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每一次观念突破都引导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不过,可以进一步发问,观念突破的动力来自哪里?对历史经验的自觉反思,受外部思想和经验的启示,这都是事实。但有一点同样值得重视,即改革成效的说服力。文章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就是“将研究视角从领导人和知识分子转移到默默无闻的普罗大众身上”,研究大众日常生活观念的变化,把观念史嵌入社会变迁史。与政治观念不同,大众生活观念的变化是一个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会受到主流舆论的引导,但更多的是受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形塑。近40年来大众日常生活
5、观念的变化肉眼可见,如财富观念、消费观念、迁徙观念、婚姻观念、生育观念等。日常生活观念的改变是一种需要正视的存在,但难以用进步或者退步来界定。政策创新扩散视阈下的农村改革史研究一文,引入政策创新扩散理论来研究农民改革的政策过程。政策创新扩散的视角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农村改革研究,同样适用于整个改革开放史的研究。中国改革是渐进式的,主要不是从上到下推行改革路线图,而是更多地诉诸局部试验,通过下放权力赋予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创新的自主权。这一特征在改革的探路阶段更加明显。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政策创新扩散的过程。政策创新扩散研究更多的不是政策结果而是政策形成过程,要求研究者通过各种动态的鲜活的史料,深入到决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研究 学术 体系 理论 方法 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