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应急管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应急管理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应急管理规划目录一、应急管理工作现状与面临的形势1(一)进展与成效1(二)面临的挑战3(三)发展的机遇4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三)主要目标71 .总体目标72 .分类目标83 .主要指标9三、主要任务9(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91 .优化应急管理体制92,优化组织指挥体系103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114 .压实应急管理责任12(二)增强事故灾害抵御能力131 .注重风险源头预防管控132 .加强风险监测预警预报143 .持续改善安全保障基本面144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155 .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防治21(三)提高事故灾害处置能力221 .
2、建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22 .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33 .加强民兵应急力量建设234 .支持社会应急力量发展23(四)增强应急应对保障241 .加强应急基地建设242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243 .强化应急物资保障254 .加强灾后救助恢复26(五)加强人才科技支撑261 .加强应急人才培育262 .强化应急科技支撑273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274 .强化智能应急装备应用28(六)筑牢群防群治基础291 .完善举报奖励制度292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293 .开展应急宣传教育30“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为开启应急管理“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二)面临的挑战当前,生产安全、自
3、然灾害等领域的各类灾害事故多发频发、相互交织、叠加放大,形成复杂多样的灾害链、事故链,全县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严峻。我县地处市最北端,位于大巴山核心腹地,境内山高沟深,地质不稳,地形封闭,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脆弱,暴雨洪涝、地质灾害、冰冻雨雪天气等气象灾害有很强的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自然灾害防治任务十分繁重。2019年发生2起地质滑坡,死亡9人,教训深刻。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压力大。近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快。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工矿企业等领域安全生产任务重、压力大,部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隐患排查整治不严格,
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违章违规,建设施工、矿山事故时有发生。我县道路弯多路窄,等级低,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依然薄弱。个别乡镇(街道)和部门对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体制机构不健全,监管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一些单位“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职责不清。乡镇应急办急难险阻任务“一肩挑”,乡镇人员不愿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多数为兼职、调动频繁、业务能力不强。部门执法监督体系与严格、规范执法的要求还有差距,执法能力不足,还存在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防范,工作落实不下去,监督管理效能不高,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群众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5、。群众安全意识不高、自我防范能力低下,对安全和灾害的无知、侥幸,是一些事故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避免和减少事故灾害发生,还需各级各部门在强化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和严格监管执法上做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科技支撑严重不足。灾情快速评估、灾害风险评估、灾害治理、全过程灾害风险管理等能力建设滞后。信息获取能力较弱,信息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装备不足。监测预警技术亟待加强,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地震台网密度和监测能力偏低,大震危险源识别与探测能力不足。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科技水平和手段有待提升,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融合不够。气象监测站网现代化程度不高,天气预报预警核心技术不
6、强。(三)发展的机遇“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时期,也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后,全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实施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按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加强执法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和执法人员执法专业装备、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制式服装等配备应用,强化执法用车保障,提高执法装备现代化水平。提高灾害事故风险防范物防技防水平。加强平战结合防救一体的防灾减灾装备建设,重点推进城区安全运行、重大基础设施等灾害快速响应技术装备,以及智能化、无人化快速处置修复技术装备的应用。加强安
7、全生产风险感知和防范设施设备建设,重点加强化工生产、油气管道、矿山安全监测与智能预警装备应用,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换岗”行动。(六)筑牢群防群治基础1 .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应急领域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重大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并排除重大事故灾害隐患,制止和惩处非法违法行为,对经核查属实的给予现金奖励。进一步发挥举报在政府职能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应急领域的社会监督体系。2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探索应急管理基层治理新路径,进一步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指导企业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
8、设,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以乡村为重点,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信息员、安全生产“吹哨人”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完善社区(村居)安全隐患和各灾种信息直报、定期发布机制,提高风险快速排查和隐患快速处置能力,打通应急管理“神经末梢”。3 .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构建全媒体应急管理传播格局。编制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宣传教育大纲,注重宣传教育的特殊性、通识性。鼓励主流媒体开办应急管理节目、栏目,大力拓展微博、微信、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和自媒体宣传渠道,推广应用具有应急管理特色的融合产品。广泛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教育。持续保障安全生产宣传经费投入,打造一批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和应急知识科普基地,积极参
9、与市应急科普资源库建设。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周”“世界急救日”等为主要载体,共同推动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大力发展应急志愿服务。完善志愿者管理相关办法,保障志愿者权益、规范志愿者管理。充分调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建立社区(村居)、家庭相结合的自救和互救体系。4 .完善市场参与机制推动第三方技术服务。加快培育发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专业作用,以第三方身份开展评估咨询、检查督查,承担相应工作责任。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社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动第三方机构参与企业安全管理服务,提高
10、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推进巨灾保险,研究建立地震、洪水等巨灾保险制度,设立巨灾保险基金。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责任险,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事故预防功能,加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保障。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采购、紧急征用、紧急运输等应急领域诚信制度和信用记录,强化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将安全生产重大违法行为纳入联合惩戒“黑名单”。5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标相关创建标准,开展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安全发展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四、重大工程(一)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能
11、力提升工程补充和更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应急装备,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抢险救援技术指挥官制度,结合实际分批遴选4名左右抢险救援技术指挥官。航空救援临时起降点工程。依托现有应急避难点、学校操场、广场等公共资源,按照航空救援临时起降点要求实施改造完善,在全县布局2个临时起降点。(二)安全减灾社区建设采取奖补方式,用五年时间完成15个社区安全减灾标准化建设,按照市安全社区“六有”标准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规范夯实社区安全基础。(三)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成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将全县救灾等物资统一集中管理,县政府统筹调度、调拨。推进乡镇(街道)应急储备库建设,有序推进村(居)及企事业单位应急
12、物资储备点(应急救援站或微型消防站点)建设。(四)县应急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县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内容包括标准营房、训练场等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培训器材、业务系统(综合应急指挥大厅)、装修工程等。(五)城市级避难场所建设按城市级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建设完善各乡镇(街道)应急避难场所。(六)村级防灾减灾预警工作站建设推进完善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预警工作体系,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推进村级预警工作站建设。(七)应急管理队伍大培训工程重视未来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制度,实现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加强核心业务、关键技术人才培养,完善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统筹用好人才资源,为防灾减灾
13、事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按照3年轮训一次的要求,对部门、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开展集中培训,对部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人员开展规范化、专业化培训,对部门、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培训,对部门、乡镇(街道)应急救援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八)自然灾害监测与治理工程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工程。摸清全县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和移民搬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群结合GNSS监测设备建设100处、群测群防智能化监测设备建设357处。开展重大地质灾害
14、工程治理30处,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移民搬迁300人。地震安全保障工程。建设1-2个地球物理观测站点,完成现有地震监测台站标准化和信息化技术升级改造。智能气象协同观测系统建设。积极实施全县15个观测站的新建及改造升级,建设温室气体观测站1个、发基垂直遥感观测系统1套,完成X波段双偏振雷达建设,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站网。(九)应急信息化建设工程县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成集“视频监测监控、隐患排查、违法抓拍、数据分析、远程调度、应急指挥”和“视频会商、视频会议”及灾害信息发布于一体的智慧应急信息系统平台。争取市应急管理局为县应急指挥中心、乡镇(街道)应急指挥平台配置统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
15、统。智能高分辨率预报系统。应用新一代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和智能融合预报系统,为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提供运维服务。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应用全县防灾减灾重点人员以及灾害隐患点的预警大数据集,完善以“一体系、三网络、五平台”为核心的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县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对接市级防震减灾服务云平台,建设涵盖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策略、抗震设防需求、应急辅助决策、科普宣传与舆情导控、防震减灾政事管理等功能的专业信息处理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十)安全保障基本面改善工程加快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平交路口等重点路段和危桥改造整治;加强隧道桥梁隐患排查治理,开展隧道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升级;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实施老旧场所消防风险治理民生工程;实施老旧居住建筑改造,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设施建设;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密切工作联系、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重点工程有效落地,确保各项目标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