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主题征文:那些年我没有盖过的棉被.docx
《廉政文化主题征文:那些年我没有盖过的棉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政文化主题征文:那些年我没有盖过的棉被.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廉政文化主题征文:那些年,我没有盖过的棉被少年时,廉洁是父亲留给我一本看不懂的书。或许,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个父亲的背影,那个穿越时光,模糊恍惚但又刚毅有力的背影。这么多年,我依稀记得父亲送我去杭读书时的背影。那是20年前,他肩扛一床棉被,在人头攒动的校园里,大步流星走在我前面,骄傲如斯的样子。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那时少年心性的我,早就埋下了一颗对他越发不满的种子,而这一床棉被更让我有遁地三尺之感。30年前,父亲带着我们全家,从遥远的南方某海军军港转业回到某老家,安置到街道办事处工作。记事起,便只有他早出晚归忙碌的身影,以及偶尔饭桌上以我为主要“斗争对象”的家风家规教育。强硬又教条的说
2、辞,很难浸入年幼的心田。当时,初中还没有划学区,小升初考试仍然重要。只是考砸的分数让我与理想的初中错失而过,我如丧家之犬归来,母亲安慰我或许可以期待父亲的帮助,毕竟他在政府部门工作。但是,很快我们就被狠狠地“打脸”了。在那个决定我命运的饭桌会议上,父亲一锤定音:“考多少分,就上什么学,自古如此,哪有什么后门可走。就算你功课上无希望也没有关系,倒还有后路”。他说的后路,就是高中毕业当兵去部队。接着,父亲又一次骄傲得侃侃而谈,嚼起那些已经说了无数次的军旅故事就这样,我带着被父亲踩碎的“妄想”和愤愤不满,进入当地一所普通初中,带着坚决不去部队当兵的执拗和倔强,一次又一次考到年级第一,一路升入大学,我
3、们家也再没有谈及一次让父亲“活动”来解决教育问题的话题。没有谈及,不代表我理解了父亲,我不理解为什么别人家的爸爸总是为了孩子可以四处奔波,而我的爸爸却从不肯为我哪怕低一回头、说一句话。少年的我,读不懂他,而那颗不满的种子却发了芽。心存敬畏,信仰缺失年代的“另类:在我上大学的第一天,他就让我难堪了。被子随处可以买,为什么要从老家那么远辛苦背来呢?在青春溢彩的校园里,扛着旧被子坦然走在我前面的爸爸,让我有瞬间穿越到父辈中国之感,让我俨然戴了“贫困生”的帽子而失了自以为的体面。贫困生?当然也还算不上,毕竟家在“滨江城市”、“江南米市”,还算某富庶之地,毕竟父母是政府公务员,是国有企业职工,饭是够吃的
4、。但是多富裕也与我家无缘,哪怕我再怎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也见过父亲办公室“廉洁为人、秉正谋事”的横匾,也多少听说过他不近人情的“轴”劲。记得还是我在上小学的时候,久未谋面的一个乡下亲戚来到家里,提着两瓶酒,还有鸡蛋之类的物产。父亲不在家,母亲用一桌好菜热情接待了他。亲戚没说什么具体事,只简单叙叙旧、道道家常就走了。父亲回家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位亲戚“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儿子在街道辖区开设浴场,因设计不合规无法过审,找父亲说情不成,就送礼来了。第二天,父亲将礼物悉数奉还,后来这个亲戚就再也没有踏进过我们的家门,而父亲“六亲不认”的名号却不胫而走。2000年左右,父亲任城中村拆迁办主任,拆迁工作矛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廉政文化 主题 征文 那些 没有 盖过 棉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