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的成本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的成本控制.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预拌混凝土的成本控制商品混凝土成本是混凝土生产企业工作的重点,也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根本保障,混凝土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竞争力。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管理成本、事故处理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生产资料成本等多个因素。其中,混凝土原材料中减水剂质量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对混凝土进行成本控制,只从一方面入手是显然不合理的,因此,要多角度、综合各方因素,才是对混凝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根本。一、原材料成本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原材料是混凝土生产的基本材料,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原材料的价格也影响到混凝土成本的高低。通常的情况是质量优良的原材料价格较高,质量较差的
2、原材料价格较低。原材料价格的高低成为混凝土生产企业采购部门控制的主要因素,但是,价格较低的原材料往往成本一定较低吗?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控制原材料,才能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成本是混凝土企业的经营者所要思考的。1、水泥水泥是商品混凝土企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水泥的价格相对与砂石等原材料价格是最高的。如何选择适合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要求的水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成本。首先,应选择质量稳定的水泥,商品混凝土技术人员都愿意选择质量稳定的水泥,哪怕强度低一点。水泥的28d胶砂强度波动较小,在其他原材料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质量波动较小.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可以在
3、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使用较低的水泥用量,降低成本.反之,如果水泥的质量波动过大,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通常采用就低不就高,增加水泥用量,成本较高。其次,要看水泥强度的富余系数,采用富余系数高的水泥配制混凝土时成本相对较低.最后,要看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选择与减水剂适应性好的水泥,可以用减低的外加剂掺量获得良好的混凝土工作性。例如,某混凝土企业在一次水泥对比试验中发现:在混凝土用水量和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外加剂用量有明显的差别,从中可以看出与外加剂适用性好的的水泥品种,混凝土成本较低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选择水泥的时候,要综合判定水泥富余系数、强度的稳定性,对比强度发展的规律
4、以及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情况综合选择成本较低的水泥。2、矿物掺合料商品混凝土普遍使用矿物掺合料,在矿物掺合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与外加剂适应性好、需水量低的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细度小的,不一定活性高,但细度大的活性肯定低。3、砂石原材料商品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过多关注水泥、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忽视对砂石质量的控制。许多企业认为,只要水泥质量合格,混凝土质量就有保证,对于砂石则不屑一顾.首先,良好的砂石级配降低骨料的空隙率,降低混凝土浆体量.石子的空隙率主要影响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浆体体积,石子的空隙率越小,混凝土中骨料体积越大,浆体体积越小.假如,石子的空隙率为40%,通过不同粒径石子
5、复配后的空隙率为38%,空隙率减少了2%,填充骨料空隙的浆体也相应减少2%,即201.m3,石子的松散堆积密度为1580kgm3.依据上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调整前石1060kgm3,石子的松散空隙体积为2681.m3(0.41060/1580);调整后,石子的用量为1081kgm3,石子的松散空隙体积约为2601.m3(0.381081/1580),需要填充的浆体减少了81.m3。设水泥的密度为3000kgm3,粉煤灰的密度2200kgm3,则复合胶凝材料的密度为2760kgm3.表1中水胶比为0.47,则81.m3胶凝材料浆体含有的胶凝材料体积为5.441.m3,计算可得胶凝材料的质量为15
6、kgm3.由此可见,通过简单石子复配,可以节省胶凝材料15kgm3.成本降低45元/m3.有些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砂石采购价格低,混凝土成本就低,其实并不是这样。混凝土配合比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某种原材料质量的变化均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例如,砂子的含泥量较高,需要掺加较多的外加剂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另外还要增加水泥用量来弥补砂子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即使砂子的价格降低2元/m3也不足以抵消负面效应产生的影响.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也随之急速加剧,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砂石原材料质量,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甚至面临被行业淘汰的危险。然而,思想转变的背后,其实是企业
7、管理水平的提高。4、外加剂格,而忽略外加剂质量的降低。把外加剂价格看成选择外加剂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忽略了外加剂质量的降低。以聚粉酸为例,国内市场聚陵酸的价格一降再降,其固含量也随之降低到8%10%,这样聚粉酸的价格和蔡系、脂肪族价格几乎相当。价格和质量降低带来的就是掺量的增加,是买着价格低还是使着价格低就很难说了.二、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很多混凝土企业把混凝土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到试验室和试验室主任身上,认为只要混凝土配合比做的成本低,混凝土成本就低。混凝土成本的高低与混凝土生产有很大的关系。试验室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不可控的因素较少,可以说是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做出来的,而混凝土生产中不可控的因
8、素要比试验多得多,商品混凝土要经过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多种工序才能形成最终的产品,不是简单的一个配合比所能控制的。首先,从搅拌的角度来说,搅拌设备操作人员一般隶属于生产部,试验室人员与其配合。设备操作人员对混凝土的基本知识较为欠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仅仅是通过观察坍落度和电流表电流的变化来进行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配合比交给不了解混凝土的人进行生产。其次,从运输的角度来说,工地车辆的积压,运输过程中的交通情况均对混凝土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成本,例如,汽车泵和地泵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存在差异。混凝土生产成本控制是从生产、运输、浇筑、振捣等很多环节
9、,很多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只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隔氐混凝土成本,单靠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部门很难做到。三、事故处理成本事故处理成本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隐性成本,是不容易发现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成本.事故处理成本包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人员伤害事故处理.商品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受混凝土配合比、生产、运输、浇筑及后期养护等多种因素制约,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很难准确找到原因,混凝土企业作为弱势群体,必然要参与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处理,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混凝土企业在控制好原材料、合理设计配合比、严格依照配合比生产的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要进行施工提醒。对于施工单位违规操作要做好取证工作,并严格按照程序现场取样。商品混凝土企业经常遇到交通事故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伤事故,这一部分事故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事故的发生。四、混凝土固定成本与浮动成本混凝土企业的固定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办公通讯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车辆保险费等等。混凝土的浮动成本包括:自燃灾害及意外事故、社会无效运作机制带来的额外不可控费用、机械维修费、垫资资金利息、工程欠款坏账费用、生产安全节支费用等等。对于这些混凝土成本应每月、每季度进行对比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做好公司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