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关于推进“工业上楼”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阜阳市关于推进“工业上楼”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阜阳市关于推进“工业I:楼”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亩均效益,防范产业空心化,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充分盘活工业用地资源,充分对接优质工业企业需求,因地制宜开发建设一批容积率较大、建筑高度莪高、楼层数较多的工业楼宇,打造节约、集聚、高效的制造业发展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太和县、界首市推行“工业上楼”试点,2026年在省级开发区范围内全面推广.本实施方案所述“工业上楼”是指在高层楼房(高度超过24m或者楼层数达到6层及以上)的工业厂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产业新空间模式,上楼对象为轻型生产
2、、环保型和低能耗类型的高端制造业。二、建设规范(一)规划引领在符合风貌管控要求前提下,“工业上楼”项目容积率宜高则高,支持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统筹布局不同类型工业用地,共建共享园区配套设施,逐步实现企业空间保障从“供地”向“供楼”转变。突破单宗用地建设理念,以片区统筹开发模式,系统谋划,统一规划、整体设计、集中建设。(二)产业导向综合考虑工业生产需求、“工业上楼”的成本、建筑结构、消防安全等因素,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和缺失环节,坚持“一楼一主导产业,遴选满足环保和安全要求,国家及省市鼓励发展,适宜在高层厂房生产的低能耗、低排放、低噪音、低宸动“精密小轻”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
3、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等。(三)建设方式可采取新供地、更新改造(含拆除重建)、提容改造(含增加建筑物)等方式建设。鼓励各类投资开发公司、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工业上楼”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支持持有存量工业用地的企业、有工业园区开发和招商运营经验的企业参与“工业上楼”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鼓励各地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土地。(四)建设要求1 .用地规划。用地性质应为工业用地.实施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市本级及各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区范围内原则上不得调减工业用地,全市工业用地总规模只增不减。确因建设重点功能区、重点更新单元需调减工
4、业用地的,在工业用地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当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2 .建筑形态。符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按照工业、科研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不得采用住宅类建筑的套型平面、建筑布局和外观形态。3 .空间布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且建筑面积不超过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5%;工业生产必须的研发、设计、检测、中试设施,可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之外计算,且建筑面积不超过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5%.鼓励园区集中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促进共享共用,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动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发展。4 .功能配套。以符合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标准为前提,在完善水、电、气
5、、网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设备承重、垂直运输、“三废”处理、减振隔音等条件,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五)管理要求1 .自持比例。开发投资企业自持面积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50%,自持部分允许出租或者整体转让,但不得分割转让.具体自持要求及分割转让要求按照“工业上楼”项目履约协议书约定履行。2 .分割转让。办理项目不动产首次登记时,自持部分应整体登记,非自持部分可按幢、层、套(间)等基本单元划分不动产单元后进行分割登记,转让后在不动产登记簿及证书上备注相应限制条款。生产、研发、检测、中试等产业用房分割转让建筑面积不得低于500平方米,受让人应当是独立法人单位,且符合各区产业类型、投资和产出指标
6、等准入条件.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房的分割转让,应当与产业用房挂钩,受让人购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房占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其持有产业用房占产业用房总建筑面积的比例。3 .用途管制。按规划产业类型使用,不得擅自改变产业类型,因特殊原因确需改变的,应当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与项目开发主体签订“工业上楼”项目履约协议书,内容包括产业准入条件、产业内容、建设时序、自持比例、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税收贡献、节能环保、分割转让要求以及相关违约处置措施等条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按照“工业上楼”项目履约协议书进行履约监管,定期开展“工业上楼”项目使用情况
7、检查评估,确保工业空间按规定高效使用。三、重点任务(一)加强产业指导.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工业上楼”导向产业目录,制订“工业上楼”产业引导指南,明确“工业上楼”产业类型,并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各县市区参照环保安全、减振隔振、工艺需求、垂直交通、设备载重等要素筛选模型,制订细分领域“工业上楼”适应性指南,按照原材料及生产环节逐一明确适宜布局楼层。(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资规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管委会、阜合园区管委会)(二)制定年度计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加强“工业上楼”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按照产业导向和建设要求,梳理年度“工业上楼”项目,明确项目位置、用
8、地范围、建筑面积、开发主体、运营主体等内容,核准(备案)后纳入年度“工业上楼”项目计划,作为重点工作予以积极推进。商业、办公等非工业楼宇按照规定改变用途后,对用于发展符合产业导向的制造业的楼宇,视同“工业上楼”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管委会、阜合园区管委会)(三)优化项目审批.“工业上楼”项目规划调整、用地许可、方案批复、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由县区级实施,涉及市级审批权限的,市相关部门依法给予支持,鼓励实行“多证齐发”、拿地即开工。依法取得工业用地项目,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其他性质,现状为工业且符合“工业上楼”建设要求的,可认定为“工业上楼”项目。各县市区人民政
9、府(管委会)细化“工业上楼”项目审批流程,明确监管责任部门,加强日常监管。(责任单位:市资规局、市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管委会、阜合园区管委会)(四)降低开发成本.鼓励存量工业用地依法依规运用厂房加层、增资技改、整治改造等方式实施“工业上楼”,对因实施工业上楼在自有工业用地上提高开发强度、增加建筑容量的,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工业上楼”项目鼓励因地制宜使用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等建设条件。鼓励国有企业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参与“工业上楼”园区建设运管,内部收益率可控制在4.5%以下。(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资规局、市国资委等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管委会、阜合园区管委会)(五)强化政策支撑。加强市县联动,整合优化资金投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工业上楼”,充分发挥各类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每年对各县市区、园区“工业上楼”进行考核,将新引进企业数量、新贡献工业产值和地方税收增长等因素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并会同市财政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对各县市区给予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管委会、阜合园区管委会)本方案自2024年9月日起实施,有效期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