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
《成都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处理规定四川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国家、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所监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三条【基本原则】开展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应当遵循“合法举报、适当奖励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受理、谁奖励”的原则。第四条【举报主体】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下统称举报人)有权向市、区(市)县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人可以采取实名或者匿名方式进行举报。第五条【工作机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开举报渠道,健全举报的受理、核查、处理、协调、督办、移送、答复、统计和报告等工作机制,及时对举报事项进行核查处理,对查证属实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人给予奖励。第六条【从业人员举报】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包括其家属)举报本单位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以及应急管理部门在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金属冶炼、涉爆粉尘等重点
3、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中选取的信息员提供本单位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线索,经查证属实且属于本单位没有发现或者虽然发现但未按有关规定依法处理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给予奖励。第七条【企业内部报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的举报奖励机制,在有关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电话、微信、电子邮件、微博等联系方式,受理本单位从业人员举报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对查证属实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自我纠正整改,同时可以对举报人绐予相应奖励。第八条【举报要求】举报人应当有明确的举报对象和具体的举报事项,如实提供必要的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证据材料
4、或者线索,并对其真实性负责。举报人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举报对象,不得故意诱导他人和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违法行为。第二章奖励范围与标准第九条【事故隐患认定】本办法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应急管理部和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的判定标准认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以外的其他事故隐患,原则上作为一般事故隐患予以奖励认定。第十条【违法行为认定】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是指生产经营
5、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的行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按照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1)158号)规定的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认定。第十一条【重点举报情形公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和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所监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公布相关行业领域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重点举报情形,便于社会公众、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辨识、运用。第十二条【不予奖励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本办法奖励的范围:(一)举报事项事先已被相关监管部
6、门掌握并正在处理或已做出处理的;(二)举报事项经受理举报的监管部门核查完全不属实的;(三)针对特定行业领域或者特定类型事故隐患、违法行为进行大范围或者无差别举报,以及套用普遍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进行举报,未提供明确的证据材料的;(四)举报人故意诱导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五)同一举报事项已获得有关部门奖励的;(六)举报人未提供真实有效联系方式的;(七)举报人为具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管、监察职责的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或其授意他人的举报;(八)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予奖励的其他情形。第十三条【奖励标准】举报事项经核查属实的,按照下列标准对举报人予以奖励:(一)举报瞒报、谎报事故的,
7、按照最终确认的事故等级和查实举报的瞒报谎报死亡人数给予奖励。一般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I人奖励3万元计算;较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4万元计算;重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5万元计算;特别重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6万元计算。最高奖励不超过30万元。(二)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 .未予行政处罚的按照一般隐患200元、重大隐患3000元给予奖励;2 .予以警告、通报批评等行政处罚的奖励I(X)O元,其中属于重大隐患的奖励3000元;3 .予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行政处罚的,奖励金额按照罚款或案值数额的15%计算,最低奖励3000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4 .
8、予以暂扪许可证件、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的,奖励3万元;5 .予以责令关闭的行政处罚的,奖励5万元。(三)行政处罚依据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和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四)对同一举报的奖励同时适用不同的核算方式的,按就高原则执行。(五)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包括其家属)举报其所在单位的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或者信息员提供其所在单位的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线索的,在以上标准计算金额的基础上上浮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六)按照百分比核定奖励金额的,最小以整十为单位,对个位数按四舍五入凑整。第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市 安全生产 举报 奖励 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