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宣城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城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宣城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前言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根据安徽省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宣城市气象局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宣城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加快推进我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两个更大”宣城高分答卷的意见,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提供坚强气象保障。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了省局有关处室及市直
2、有关部门的意见。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宣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进展与成效过去五年,全市气象部门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水平,聚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粮食生产安全、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等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全市气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全市气象防灾臧灾在省政府的考核中名列第三;2021年1月,宣城市气象局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防汛救灾先进集体”;全市气象部门省级以上文明单位6个,其中宣城市气象局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3、气象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五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建成高质高效气象基础通信网络,市-县气象专网带宽达70M,高标准构建气象信息安全与保障体系;气象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区域气象站248个,其中四要素114个,六要素42个,站网间距达7公里;发展智能观测业务,完成国家站自动化改造和装备升级,实现日照、视程障碍现象、地面凝结现象等要素自动观测或综合判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正式运行;国家布点SA多普勒天气雷达及信息接收处理中心建设完成,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效益进一步显现;预报预测业务体系逐步完善,制定监测分析、预报制作、预警发布、会商联防和检
4、验评估业务流程,发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实现自动制作未来7天逐日和逐时的温度、降水产品,并能生成时序图和平面图,通过新媒体对公众进行发布。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全市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基层综合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修订重大气象灾害“叫应”制度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创成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利用“宣城气象”微信公众号、“宣城气象”新浪微博、“安徽宣城预警发布“抖音号,对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预报、预警信息通过新媒体向公众用户发布;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系统平台2021年将建设完成;提升卫星遥
5、感应用技术水平,挂牌成立安徽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宣城分中心,利用高分三号卫星影像数据开展水域提取和时空变化监测,编制水阳江流域、南漪湖流域洪涝灾害水域动态变化专题服务材料;开展春运、春播、午收、中(高)考、秋收秋种等重大气象服务工作,预报预警准确率不断提升。近五年累计发布各类决策服务材料730期、各类预警1790余次、决策服务短信1050余万人次。气象服务水平长足进步。五年来,市气象局将6000多个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纳入服务对象库,累计发布农业气象服务材料500余期;围绕茶叶气象服务分别在敬亭山茶场、敬亭山管委会和杨柳农业科创园建设茶叶生态气象监测站,开展五个主要区域春茶关键期气象服务和开
6、采期预报服务;围绕大田作物气象服务分别在洪林农业气象基地、杨柳双季稻观测田、烟草观测田布设作物长势观测系统;在宣州区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了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建设,完成21f试验田的大田整治,开展一季稻水稻试验、大棚气象要素观测等;利用高分卫星资料开展作物面积提取;开展香植物候期气象服务需求调研;将全市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成员及村“两委”纳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定时发布预报产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服务农业生产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取得新突破。开展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开展城市下垫面、森林下垫面、水体附近负氧离子观测;皖南山区森林防火人影作业基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内装备火箭发射装置34
7、套、地面烟炉21套(其中宣城市火箭发射装置19套、地面烟炉15套),人工增雨作业常态化开展,五年来我市共组织开展209次人工增雨作业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和抗旱减灾;积极开发气候资源,与市文旅局联合开展首届“宣城市十佳气候宜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首届十佳优质气候农产品”评选活动;创成“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10余家、“中国天然氧吧”县(市)2个。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五年来,市气象局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宣城市气象局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岗位竞聘中发挥重要作用;每年定期召开学术交流年会,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10余篇论文获奖;
8、修订市局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每两年开展一次评比,激励和促进了研究性业务的发展;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4篇,2项科研成果获中国局科技成果证书,2个系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2项科技成果入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汇编,获全国推广;在第十三届安徽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三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三届全国气象行业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中,均取得好成绩。气象科学管理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市气象部门立足本地实际,着力深化气象改革,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全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防雷、气球管理纳入宣城市信用体系,印发年度行政执法检杳计划,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宣城市 气象 事业 十四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