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学教案2701.docx
《中医针灸学教案27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学教案2701.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七单元治疗总论针灸治疗原则治病求本(四)“三因制宜”(一)补虚泻实基本原则。1 .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补虚作用的脸穴,如背俞穴、原穴。气虚卜.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炎治为主。久泻、久病、遗尿、脱肛等,常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2 .实则泻之,竟陈则除之泻实作用的腌穴、针灸方法,如井穴、募穴。“苑陈则除之“指络脉施阻之类的病证可用清除瘀血的剌血疗法。三棱针或皮肤针。3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脏腮、经络的虚实表现不明显。平补平泻。(二)清热温寒1 .热则疾之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剌放血。如风热感冒,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若伴有咽喉肿痛者,三棱针点刺
2、少商穴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2 .寒则留之是指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治病求本“标”、“本”是相对的概念。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维发病为标等。治病分标本缓急,就是抓主要矛盾。1 .急则治标是指标病急于本病时,首先要治疗标病。如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小便潴留,均应首先针刺中极、膀胱命、水道、秩边、委阳,急利小便,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从本论治。2 .缓则治本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脾胃虚弱,
3、气血化生不足而引起的月经量少或闭经,经少或闭经为标,睥目虚弱为本,治宜针灸足:里、三阴交、血海、中院以补益脾胃,脾胃和气血足,则月经自调.3 .标本同治当标病和本病处丁俱重或俱缓的状态时,单纯地扶正或祛邪都不利下病情的恢史,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如肾虚腰痛,可取肾俞、大钟补肾壮腰以治本,取阿是、委中通络止痛以治标。(四)“三因制宜”1 .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等2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辰特点3 .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理经气,使瘀限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调和阳阳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扶正祛邪扶助正气而祛除病邪针灸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针灸 教案 2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