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留置期间患者出现静脉炎与这6大因素有关.docx
《导管留置期间患者出现静脉炎与这6大因素有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留置期间患者出现静脉炎与这6大因素有关.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导管留置期间患者出现静脉炎与这6大因素有关1、患者相关因索包括患者当前感染、免疫缺陷、糖尿病、下肢置管(婴儿除外)、年龄60岁,这些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风险较高。2、化学因素(1)输注液体的渗透压:药液中前萄糖含量10%或渗透压较高(90OmOSm/1.)。渗透压是一个独立于输液总量和输液速度,导致静脉炎的重要因素。输入如甘露醉等高渗溶液时,血管内皮细胞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脱水、萎缩、坏死,血管内膜受损,同时释放前列腺素E1.、E2和组织胺,血管壁发生炎症改变,进而使静脉血管收缩、变硬。(2)输注液体的酸碱度:人体可耐受的输液PH范围为49。当PH超出该范围,会导致静脉疼痛和静脉炎发生;如果输入液p
2、H在6.。7.4,则可降低静脉炎和静脉疼痛的发生。静脉滴注pH小于4.5的溶液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100%。(3)某些药物(取决于输液剂量和持续时间):如氯化钾、胺碘酮和一些抗生素。研究报道,双氨西林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注射用苇星青霉素和头泡味辛所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17%、4.06%、2.27%和2.07%。这是由于不同抗生素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抗感染因子的表达程度不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不同。(4)消毒剂未完全待干:消毒剂在导管置入过程中被抽吸到静脉内而引起化学性静脉炎。3、机械因素由于静脉壁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刺激所引起的,可能与导管管径与血管径相对过大、导管活动、插管损伤或
3、导管材质和硬度有关。(1)导管管径:所选择导管型号和血管粗细不适宜会损伤血管内膜,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吕晓等通过对不同型号留置针和静脉炎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型号越大,管径越粗的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越高,因管径细小的留置针可漂浮在血管中,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摩擦减少而降低损伤和微小血栓的形成。(2)穿刺部位:研究显示,肘前窝穿刺,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63.2%。腕关节周围、手背穿刺,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高。这与关节处易活动,血管壁易受损有关。(3)置管静脉:在P1.CC置管过程中,不同的穿刺静脉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静脉炎的发生也与静脉的位置和解剖特点有关。贵要静脉不受关节活动的影响,且贵要静脉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管 留置 期间 患者 出现 静脉炎 因素 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