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docx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arteria1.extracorporea1.membraneoxygenation,V-AECMO)在难治性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急诊医学专家团队在2018年发表的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系统阐述实施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1.cardiopu1.monaryresuscitation,ECPR)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大大推进了国内急诊ECPR技术的开展。我国ECPR的发展远未满足临床需求,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存在地域不均衡、部分医院缺乏经验、在基础条件不
2、具备的情况下急于开展等情况,加之ECPR发展迅速,基于上述情况,本文结合新近文献及临床实践对2018年共识进行补充及更新。1、ECPR的应用现况欧洲、北美、日本和韩国对ECPR的研究较为领先。欧洲的注册研究显示2011年5月到2018年1月间发生的可疑心源性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icardiacarrest,OHCA)中大约4%的患者使用了ECPRe截止2022年10月,体外生命支持组织注册的成人ECPR病例共12125例,其中42%的患者能成功撤除V-AECMO,30%能够出院或者等候至器官移植。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建成了区域性ECPR中心,旦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南京医
3、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5-2022年OI1.CA患者出院存活率22.5%,存活患者中77.8%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然而,部分医疗结构技术不全面、受制于伦理及费用昂贵等,ECPR技术的发展仍处于瓶颈期。建立完备的分级转诊机制、做好定期专业培训、资质认证和后续质量控制将成为我国ECPR技术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2、ECPR联合其他急救技术的集束化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ECPR开始后,即使尚未恢复F1.主循环(returnofspontaneouscircu1.ation,ROSO,体外循环仍可为全身脏器提供灌注。与传统心肺复苏(cardiopu1.monaryresuscitation,
4、CPR)相比,ECPR能够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ROSC率以及除颤成功率,并且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如颈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ECPR能够提供充足的器官濯注,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风险。CA的治疗非常复杂,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技术交叉。V-AECM0、目标温度管理(targettemperaturemanagement,TTM)、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等复杂技术均可应用于CA患者。V-AECMO的热交换器也能够应用于TIu减少再灌注损伤,并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国内及国外学:者均有报道ECPR联合HM可改善难治性CA患
5、者预后,患者取得良好的神经功能预后。Pang等研究了TTM在接受ECPR治疗的难治性OHCA患者中的重要性,这项IUI顾性研窕显示,接受ECPR和TTV的患者的出院存活率和神经功能预后均有显著改善。与常温下的ECPR相比,低温组的神经功能预后较好,患者的出院存活率更高(42.9%vs.15.4%,P=O.020)。从CA到温度达标的时间越短,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越好。由于ECPR能够提供稳定的全身灌注,即使发生持续性室颤,使用ECPR的患者也能进行PC1.CHEER试验纳入了26例30min内未能ROSC的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1.cardiacarrest,IHCA)及OHCA患者
6、,使用机械心肺复苏、TTNkV-AEeMO以及对可疑冠状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冠脉介入等技术,其中14例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完全恢更。这项研究提示C后包括V-ECMO的集束化治疗可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推荐意见1根据CA患者情况,ECPR可联合TTM,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实施集束化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3、ECPR的适应证与应用时机目前尚无统一的ECPR适应证。201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H)指南更新中指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推荐CA患者常规使用ECPR,但传统CPR失败且有熟练医生快速实施ECPR时可对选择的患者实施ECPR。随后在2020年,AHA指南对ECPR的适应证进行了更新: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对
7、CA患者使用ECPR,但在一定的复苏时间窗内,对于那些选定的,由于可逆原因导致的CA患者,专业人员可尝试ECPR进行抢救。相较2018年成人体外心肺熨苏专家共识,本期专家共识更推荐初始心律为室速/室颤(VentriCU1.artachycardia/ventricu1.arfibri1.1.ation,VT/VF)的可电击心律的CA患者使用ECPR治疗。Maeda等发现,ECPR转机前心律为非可电击心律的患者,其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ECPR转机前心律为可电击心律的患者(OR=5.42,95%CI:2.115.36;P0.001)Kawashima等发现初始心律为VT/VF的CA患者实施ECPR可
8、产生3.32质量调整生命年,初始心律为心脏停搏/无脉电活动的CA患者实施ECPR只产生1.17质量调整生命年,而后者的花费是前者的两倍左右。这些研究提示初始心律为VT/VF的CA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比。缩短CA患者低流量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存活及神经功能预后。1.auridsen等研究发现ECPR前暂停的胸外按压时间每增加5s,该患者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预后都随之显著恶化。Yukawa等发现OHCA患者获得良好神经功能与从CA到V-AECMO的时间明显缩短密切相关(中位时间33minvs.46min)。当CA到ECVO时间超过40min时,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的生存率从30%以上迅速下降到约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外心 复苏 专家 共识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