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常规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小学教学常规制度为了规范小学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门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教学常规制度。对教师“教”的基本要求1 .备课: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不得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和现成教案,不得以下载他人电子教案代替个人教案,严禁无教案上课。(1)个人备课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整体规划学段、模块或主题、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拟订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能认真研究教材和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加工和生命激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精心设计任务、问题、活动等教学要素,突出学科育人;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特
2、点,发挥信息技术优势。(2)集体备课要求:同学科同年级有2名以上教师任教的学校要组织集体各课,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和“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评价);集体备课要真正开展研讨,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分享、思想交流,共同提高。(3)教案撰写要求:平时授课要有超前1-3课时的教案,未完整完成任教学科一个轮次的新教师必须有规范详细的纸质教案,成熟教师应有能体现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教案;跨课头的教师,所任课时最多的一门学科须写出详细教案,其余学科可以写简要教案;每学期书写教案的数量应与教学计划安排相吻合。(4)学校对备课情况的检查,每学期至少2次,检查
3、工作由教导处委托教研组执行,采取定期、统一检查与随机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查教学过程,对教案质量形成简要评价的检查记录,开展优秀教案展评。2 .授课: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课表上课,调课必须提前报学校教导处批准,严禁随意缺课、私自调课和停课。(1)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必须在预备铃响之前到达教学地点,做好教学组织工作;教学中应保持必要的激情,营造平等、和谐的气氛;坚持素养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板书规范工整,能提炼、概括知识要点及其逻辑关系,展示思维的过程;语吉清晰准确、精炼生动,逻辑性强,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
4、启发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有复习导入、新知探究、过渡衔接、小结巩固、课后学习任务布置与指导等基本流程,学生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魅力的课堂;积极探索基于真实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学段、学科特点,渗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2)实验教学要求:自然科学学科的任课教师、实验员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好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
5、(含探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和跨学科实践活动。严格实验教学程序,规范学生实验过程以及教师实验教学过程的记录。(3)课后反思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险,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教学反思(后记)的数量每月不得少于1篇。3 .练习与作业:各学科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合理安排课内练习和课外作业、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发挥练习与作业的教学、诊断和发展功能。(1)作业设计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依据课程标准、学习内容要求和学生
6、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创新作业形式,提倡书面作业与课外实践操作性作业(如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搜集和整理资料等多种作业形式)相结合。(2)作业布置要求:要求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布置作业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以课本内的习题为主,也可另外精选少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不得全部以教辅资料替代书面作业;应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时间,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提倡根据学生状况为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不得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作业批改要求
7、: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能认真及时批改、检查和讲评,提倡有重点地面批面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4 .辅导: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因人而异、方法多样。强化分类推进,重视个别辅导,精心实施,讲究实效。教师能耐心答疑,主动辅导,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拒绝学生。既重视学科类的辅导,也重视兴趣特长类辅导和心理健康类辅导。(1)学业辅导:教师要正确处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不得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得以辅导为名开展集体补课: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科优秀生,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科技创新类竞赛的辅导,激发学习潜能;关注学困生,加强教
8、师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班主任、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开展针对性辅导。(2)特长辅导:教师可结合自身特长指导开展艺术、体育、劳动、科技、文学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重视各学科特长生的发展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积极参加实践活动。(3)综合实践活动辅导:要结合学科实际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跨学科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研学旅行等指导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心理健康辅导: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能及时调整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5 .学生学业评价:提倡多采用激励性、过程性评价,积极探索增值评价,不断健全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应积极探索对每位学生进行学业述评。(1)考试要求:对小学高
9、年级采取分学科抽样方式进行1次教学质量监测。小学阶段不得进行期中考试,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1次期末考试。测试试卷应及时批改、评讲,肯定成绩与进步,分析问题与缺差,做好补救、补学和补测工作;教师对学生考试情况均应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期末考试一律实行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公布、不排名,不按考试成绩安排座位及编排考场;期末考试后,各科教师要认真进行统计,加强考试数据分析,认真做好反馈,引导改进教学,分析教与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写出分析报告交教导处存档;教导处组织人员对各年级成绩进行分科分析。(2)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严格执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规
10、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如实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严格按照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充分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要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的程序,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分工和责任,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和公平性。二.对学生“学”的指导1.预习:使学生知道预习的目的,掌握预习的基本要求,养成先预习再上课的良好习惯,培养利用教材、工具书、参考书、网络等资源进行自学的能力。小学低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初步形成预习意识,小学中年级重在习惯培养与方法指导,小学高年级重在能力的运用。2 .听课:要制定班级公约,要求学生不迟到,做好课前准备,遵守课堂秩序,集中精力听课,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11、交流活动,做到课堂“三勤”:勒思考、勤发言、勒记笔记。3 .复习: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4 .作业:学生应按质、按量、按时、独立完成书面作业,书写规范,及时订正,要有错题集和典型试题集,对典型错题和有创意的解题思路能及时分析总结;学校、年级和班级经常开展优秀作业展示、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5 .考试:要求学生端正考风考纪,诚信考试,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过程和结果,尊重监考老师。坚决杜绝考试作弊行为。6 .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倡导科学探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劳动实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运动和艺术兴趣,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确保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安排学生参加校外研学旅行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