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的史学思想.docx
《兰克的史学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克的史学思想.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兰克的史学思想历史文化学院宋谦2019041035兰克的史学思想宋谦内容提要兰克史学是19世纪西方史学的代表,兰克学派在史学界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然而随着兰克史学影响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兰克史学的理解也产生严峻的分歧。本文试从他的史料考证方法、史料理解方法、撰史方式和史学目的这四个方面来介绍兰克的史学思想。关键词兰克史学思想史料批判原则客观撰史原则唯心倾向1824年,兰克发表了他的成名作拉丁及条顿民族史,在该书序言中他明确指出:“历史一直把为了将来的利益而评论过去,教育现在,以利于将来作为自己的任务。对于这样崇高的任务,本书是不敢企望的。它的目的只不过是照实直书而已”气就这样,以兰克为代表的客观
2、主义史学思想形成并引领那个时代的史学潮流。兰克的史学思想特别困难,从方法论来说,既有追求史料客观真实的一面,又有用精神感悟来理解史料的一面:从目的来说,照实直书是初级目标,体认上帝是终极目标。兰克的这一套困难甚至略显冲突的史学理论,引起了后世很大的争辩,由于实力有限,本文对兰克的史学思想并不加以评论,只是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兰克的史学思想。一、史料批判原则历史探讨的第一要务是史料问题,在兰克看来,唯有第一手的史料是真实可信的,当要用到其次手史料史料时,则必需经过严密的考证来推断它及第一手史料的“相像度”。这就须要历史学家运用“内证”和“外证”的方法考订史料。兰克曾这样写道:“历史总是一再的被人所书
3、写于是时代级慢的向前发展,这些使得我们很难认清事务本身。没有什么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历史,除了回到原始的第一手的史料上”咒“外证”方法就是要搜集同一时期的不同地方的档案文献。历史事务是困难而牵涉广泛的,仅凭一个地方的史料不足以说明问题,而且,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史料总是具有肯定的偏向,带有或明或隐的利益倾向。兰克认为,通过广泛的收集史料r同时代人彼此冲突的历史记载恰好可以消去彼此的倾向性和主观性,第一手史料越多,每一个史料中的主观性就暴露的越明显。这样一来,历史学家就能清晰的识别出真实精确的史料,或者通过史料之间的相互印证而对历史事务得出正确的认知。除了用“外证”方法辨析史料外,兰克还注意从
4、著作自身内部来分析其真伪。这种“内证”就是依据历史著作作者的立场,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去甄别其史料的价值。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推断作者的立场和意图。兰克说:“有的人想要当占代的典范而抄袭占人,他们认为自己所写的就是古代的东西:有的人则试图从过去的历史当中寻取教训以备将来之用;有的人则攻击某些人,或者为某些人辩护;有的人则热衷于以主观条件和感情为基础,在深刻的论据之上对所出现的事情作出说明;还有一些人的目的只是传达所发生的真实状况而己”久作者的目的各不相同,使其历史著作选用的史料的标准也差万别,这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及兰克“照实直书”的目的大相径庭,因此推断作者的立场和意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5、二、精神感悟,理解史料通过史料考证的方法可以触及单个事务的一些方面,认知它的一部分内容,而有一部分内容是无法用考证这个方法来确认的。因为无论是“内证”还是“外证”,都只能视察到及单一事务有着时间上联系,或者有着空间上联系的另一些单个事务。而支配这些单个历史事务的内在因果关系、最终动因此其无法探知的。兰克为了进一步探讨历史事务的内在因果关系,另辟蹊径提出了“精神感悟”(或称“直觉”)这种方法来理解史料。他说:“单个事务是作为蕴含着精神的一系列行动的结果而出现的,我们的任务是在组成历史的那些系列事实中相识事情的原来面目,而这些系列事实的总和就是历史在我看来,兰克的这种“精神感悟”,其实就是一种“移
6、情”、-种“代入”,用我国谚语来说就是“将心比心,便是佛心这种方法要求历史探讨者通过广泛的收集阅读史料,然后把自己代入进那个时代,像上帝之眼一样把那个时代的全部人和事尽收眼底。这样,不但单个历史事务历历在目,而且历史事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也都了然于胸了。根据兰克的观点,历史是由全部事务组成的,事务是由历史参及者的全部行动组成的,而参及者的行动则是由精神和思想支配的,那么,历史是否就是由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支配的呢?我不禁想到了钱穆“温情及敬意”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陈寅恪的“知人论世”和顾颉刚“不求真相,只求演化”等等史学大家对历史的认知。我思索着,精神和文化是否就是历史发展的确定性因素?马克思呻伯
7、的新教伦理及资本主义精神认为新教的文化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确定因素,这及“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截然相反。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是否是由铁器和耕牛确定的呢?我认为不是。在我个人看来,物质及精神的关系就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无法用谁确定谁来说明的。三、客观撰史原则史料考证方法、精神感悟理解解决的是历史探讨的第一步打算好了历史叙述的材料。如何将这些阶段性成果转化成历史著作,是历史探讨的最终关键的一步。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即实行什么样的叙述方式来去除主观性、呈现历史真实。兰克认为,历史探讨中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历史撰述者对历史事实进行价值推断。兰克并不赞同完全依据当前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学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