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复习资料(定稿).docx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复习资料(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复习资料(定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一、简答题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探讨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探讨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意探讨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其次,收入安排不公。第三,宏观经济波动。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订正外部效应?29一一30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
2、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订正外部效应一是依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安排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是运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6、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必要性和原则136T38答:政府投资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开发性、战略性、注意社会效益的特点。政府投资的必要性表现为:1、政府投资是克服市场在资金配置中存在的某些“失灵”表现的必要手段。2、政府投资是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3、政府对教化、科研、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资,
3、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养、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气。一般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投资选择,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1、政府投资不能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造成扭曲和障碍;2、政府投资不宜干扰和影响民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偏好;3、政府投资要着眼于有利社会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的增进。7、简述公共规制的定义及缘由.248250答:公共规制,一般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为了实现市场的效率和公允,依照法律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导致公共规制的缘由即是产生市场失灵的三个缘由:垄断与自然择,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12、产生垄断的缘由
4、有哪些、垄断会造成哪些效率损失、政府应实行哪些对策?2829产生缘由:一、自然垄断的存在;二、资源垄断的存在;三、竞争性垄断的存在效率损失:一、产量受到限制,较高的垄断价格使得消费者福利受到额外损失;二垄断行业由于存在垄断利润,管理松懈,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三垄断者可能不大关切探讨与开发,不那么主动地推动技术进步。四是垄断者的寻租活动会造成资源奢侈。政府实行的对策:一、对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可以实行国有化、公共管制和公共定价措施。二、对于垄断竞争行业则实行反托拉斯政策,利用反垄断法来促进竞争的程度。13、试举例说明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33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5、逆向选择:因为信息的事前不对称引起的,即在签订合同或从事交易之前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某些特征被隐藏,导致相关经济主体做出与交易另一方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道德风险:是在签订合同之后发生的,它所对应的是隐瞒行为,即签订合同之后的不行视察的行为。14、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财政体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56-57相识政府财政的层次性和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事实上是以承认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爱护了全部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改变。二是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
6、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行能的。例如,消退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全部人能够生活在簇新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簇新空气的好处是不行能的。17、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68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可以分成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选民和利益集团是政治市场上的需求者,相当于商品市场的消费者,他们手中的选票相当于商品市场中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政治家是政治市场上的供应者,用对大多数人有利的政策换取尽可能多的选票。他们之间交换的对象是公共产品。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
7、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公共产品、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18、简述寻租活动的影响。85寻租是指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税收公允原则是指涉及税收制度时,应使纳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经济条件或纳税实力相同的人征收数额相同的税收,即所谓的“横向公允”;二是对经济条件或纳税实力不同的人征收数额不同的税收,即所谓的“纵向公允”。衡量标准:一是受益原则;二是支付实力原则,主要体现在普遍征税和量能负担两方面。21、简述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经济学 复习题 复习资料 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