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秋季思政第一课上的讲话9篇.docx
《在2024年秋季思政第一课上的讲话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4年秋季思政第一课上的讲话9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上的讲话亲爱的同学、老师们:初见好!又见好!才感盛夏,忽而已秋,物当其时,各有佳期。XX校园因你们而充满欢声笑语。“春华秋实”,这个语境里,秋,从来都是沉思的,收获的,奋进的。人类总是在奋进中接续生生不息的文明之光,而你们正是这文明延续的新时代力量与希望。不知不觉中,XX中学迎来了XX周岁的生日,看似几组没有联系的话题,却能读出三个最为深刻的关键词,分别是“团结”、“强大”和“卓越”。但今天,我想与你们说说独立”“进取”“立体”这三组话题,以此开启我们的明天并寄予我的对你们的希望。一是做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有独立人格的思考者,不会被流言浮华蒙蔽双眼,不会让卑劣趣味裹挟
2、失足,不会因眼前琐碎而失去星辰大海。近段时间我们见证了某些流量的毁灭,真相浮出水面,我们惊诧于光鲜外表下的那些丑陋不堪,也更惊悚于这些堂而皇之的谎言与欺骗。一些人在自己行业中摔下神坛,这其中有光鲜亮丽的明星,也有平凡岗位的普通人。不论你们是否曾经是这些光芒的拥冤,这都给我们一个警示:越是众说纷纭,越要独立思考,越是受到吹捧,越要立德修身,越是急于求成,越要放眼长远。人因思想而独特,因灵魂而闪耀,唯有充盈的思想,才能支撑我们作出正确的价值抉择,不因虚荣而迷失,不因艰难而畏蕙,不因漫长而止步,最终走向我们自己的荣耀之途。一群具有独立思想的人,终能汇聚惊人的力量,伟大的时代要积蓄并迸发伟大的力量,作
3、为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有认识力量的最真切感悟、积蓄力量的最强烈愿望、迸发力量的最有为担当。二是做一个进取的学习者。无愧于有理性的人的生活,必须永远在进取中度过。我所说的进取,有三个核心词,一是自主、二是自觉、三是自律。当我们寄托于培训班“灌顶传功”“万能公式”的速成红利时,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战战兢兢在课堂上举手提问被老师肯定时的那种小欢喜吗?你还记得自己主动整理出一份学习计划和思维导图时的成就吗?思考、观察、质疑、选择,这些本该是你们这个年纪最令人羡慕的能天性却在“外挂”的催化下慢慢消失。现实中我们总异想天开,这种被动的、速成的、短视的学习方式何谈进取?我们的成绩和人生寄托在这些上,可谓危如累
4、卵。“双减”政策出台,培训班减了,作业减了,不代表我们学习的脚步要慢了,要退了,相反的,主动权在我们手星了,我们要用一种更加进取的姿态于中流击水。老师们要革新课堂,提高质量,同学们要自主学习,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课堂,出谋划策;要自觉学习,融汇学习和生活,乐在其中;要自律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和习惯,持之以恒。不要让那些机械的、疯狂的、功利的占据了你的如金岁月,用主动的、探索的、创造的去充实你的人生。因为,立根才可固本,进取方能强大。三是做一个立体的逐梦者。在2024届初三毕业典礼及2024级新生的一封信上,我寄语你们,要成为一个“立体”的人,今天我想要送给所有的人,甚至更多的人。立体的人生,需要
5、立体的人格。我希望所有XX人都要追逐全面发展、创新拔尖、立体成长的梦想,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在逐梦的路上,要有“时不我待”的意识;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志;要有“追梦必成”的信念。其实,真正让人与人变得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内心。要成为一个内心充盈、丰富而“立体”的人,不被当作扁平化的描述,不被当成千篇一律的替代,就要有属于自己的长度、宽度、高度和亮度。养成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让生命拥有一份悠然的长度;涵养浩然阔达的胸襟抱负,让生命开拓出一种的深远的广度,深潜丰盈厚重的智慧土壤,让生命攀登上一个不凡的高度;树立正确坚定的精神信仰,让生命为世界增添一抹亮度。以独立之思想,进取之姿态,塑造立体之人
6、生,就是我对全体XX人最朴素的期望与最真挚的祝愿。老师们、同学们。在这个伟大新时代的新起点,让我们凝聚力量与光芒,以荣耀为序章,见证XX五年的发展,以拼搏为底气,许诺XX未来的辉煌!谢谢大家!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金风送爽开学日,万里鹏程由此始。每年九月的开学季,都是我们美丽校园里的最令人激动、最充满希望的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4年秋季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校长室祝全校教职员工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祝全体同学学习进步,健康成长!今年,X名新教师、近XX名新生加入了XX学校大家庭。因为你们的到来,我们的校园更加充满活力;因
7、为你们的到来,全校师生洋溢着激动和喜悦;因为你们的到来,“德行天下,技高未来”的校训将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此,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是体育健儿逐梦巴黎奥运年,是中国航天人继续奔赴星辰的一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的第二年,这一切都有一个核心关键词,那就是“爱国”。那么,什么是“爱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35年9月17日,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了振聋发珊的“爱国三问”一一“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彼时,正值中华民族危亡之际。这“三问”,一
8、问民族血脉,二问家国情怀,三问责任担当。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这“爱国三问”无异于当头棒喝,更无异于醍醐灌顶,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唤醒了无数青年的救国之志。如今,张伯苓校长的发问声虽已过去89年,却犹在耳畔,发人深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希望老师们立足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秋季 第一 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