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静脉输液常见护理问题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上静脉输液常见护理问题的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临床上静脉输液常见护理问题的研究摘要静脉输液治疗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电解质、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以维持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危急重症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及时、准确的静脉输液,有利于挽救患者生命。但静脉输液属于侵入性操作,若操作不当,在护理中常可出现各种问题,给正常静脉输液带来不良影响。为r减少不良事件,让治疗顺利完成,确保治疗效果,需要对常见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意见。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问题;管脉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治疗的药品、给药途径、药物配置方法呈现多样
2、化,随着疾病越来越复杂,静脉输液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如今穿刺方式较多,同时增长了留置时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如若护理不当,较易发生药液外渗,严重甚至诱发静脉炎,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花销,降低患者满意度,甚至影响疾病治疗,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减少静脉输液若干护理问题,对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这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相关问题有了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一、管脉穿刺一次成功的常见护理问题1、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套管材质柔软,不易对血管造成伤害,还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患者血管和减
3、轻患者痛苦:同时还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故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但相对穿刺时更疼痛、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所以容易给患者带来紧张、恐惧感。为了改善以上问题,根据患者静脉条件及输液方案,在满足静脉输液治疗需要的前提下,理论上选择型号最小的导管(管径最小、导管最短)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风险。通常成人输液选择20-24G的导管,婴幼儿选择26G的留置针导管。在穿刺操作过程中,进针角度45度,以减少皮肤和针头接触面积,提高对针头的作用力,与血管直接接触后于正上方穿刺,可以防止血管滑动,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2、手背静脉穿刺静脉输液过程中传统的穿刺部位首选手背静脉,因为该处静脉位置浅表,只需要患者
4、握紧拳头,扎上止血带后,就可以使静脉充盈,轻松的完成穿刺。行研究发现,患者握紧拳头可能会影响穿刺,增加血管穿透概率。经研究后发现,在护理过程中想要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以使患者半握拳头,护理人员左手穿过患者手心,握住其患者手指和手掌下段,静脉下端用拇指固定,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后,右手持针,与皮肤呈20-30度角,针头从静脉上方穿刺,有回血后再稍微进入一些,这样既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又能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刺破血管。3、社区门诊静脉输液在门诊成人静脉输液护理中一般使用7号头皮针,长度为24mm、内径为0.7mm,很多患者会有明显的进针痛,穿刺失败率也较高。而5.5号头皮针长度为19mm
5、、内径为055mm,已经可以满足成年人正常的静脉输液要求。此外,在输液过程中不存在血液粘稠度的差异,两种针型在长度上差异较小,针头内径才是影响静脉输液阻力的关键。经过研究分析发现,与7号头皮针相比较,5.5号的阻力高出2.6倍,两种头皮针在最快输液滴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故5.5号头皮针能满足社区门诊成年患者的静脉输液低速要求,且进针时患者疼痛更轻,针眼小能更快愈合。4、常见种类其它患者静脉输液临床中如果患者肥胖、血容量不足,血管不明显,则会提高穿刺难度,降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以使用输液部位加热装置,与皮肤表面相贴,5-10分钟后温度就能提高到40-60度,让局部血管扩张,呈现更加清晰,方便穿刺
6、操作。二、几种常见管脉输液外渗的护理问题1、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小儿在输前萄糖酸钙时如若出现药液外渗情况,会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苍白,情况严重还会形成硬结、出现水泡钙化,造成永久性瘢痕,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痛。因此,小儿在静脉输注此类药物时,需要加强护理观察,如若出现外渗情况及时停药,将血管中的药液回抽后拔出针头;针眼位置用无菌棉签压迫,使用温度在38-39C的洁净纱布热湿敷局部皮肤,为了提高热敷效果可以在纱布表面覆盖聚乙烯膜;通常热敷6T2小时后,皮肤苍白发红症状会得到缓解,12-24小时会完全消肿,期间如果纱布温度降低或干燥及时更换如果渗液后局部出现水泡,需要及时使用无菌注射器将其中的液
7、体抽出,并使用2%碘伏棉签对表而做消毒处理:再使用频谱仪进行局部照射,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天一次,通常7-10天会好转。如果渗液后局部皮肤坏死,在护理中需要先用碘伏对创而做消毒处理,再在患处覆盖紫草油纱,每天更换一次;同时给予抗生素,三周左右坏死皮肤脱落、创面愈合。为了减少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问题,可以选择颜浅静脉、额静脉,先行葡萄糖酸钙溶液。如果是单独输入前萄糖酸钙药液,要先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后再拔针,避免药液留滞于外周静脉引起静脉炎。对于小儿脑水肿的患者,则使用静脉注射、快速滴注甘露醇,但是这种方式可导致小儿静脉血管损伤,无法确定药物是否充分的进入到血管内,且有专家表明,在使用2
8、0%甘露醉输液泵推注的时候,可对血管损伤问题进行避免。2、成年人静脉输液外渗如果成年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药液外渗情况,症状轻者会局部疼痛、肿胀,症状严重者会局部组织坏死,丧失功能。究其原因与护理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关系,且患者在输液期间存在输液肢体没布.保持制动,导致药物外渗。我们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培训I,提升穿刺后湿敷,近些年来逐渐开始使用清热消肿客外敷,能更好的缓解静脉炎、更快消肿、减轻疼痛程度。该药膏是由芙蓉叶、甘草、陈皮、白芷、厚朴、天花粉、大黄、黄柏等成分组成,能够止痛散结、活血化瘀,还能让形成的微血栓纤维溶解”。此外,在进行葡萄糖钙溶液输注的时候,特别在对患者进行拔针操作
9、的时候,可以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管,由此对药物外渗问题进行防范。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药物外渗这一不良事件,则使用清热消肿膏,以消肿、止痛为目的。03药物输注安全性管理在静脉输液中药物安全是基础,必须深入的认识到安全性问题所产生的医疗隐患。在输液前,必须对药物的配伍问题进行讨论,以及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输液速度,是否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等。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补钾的浓度一般不高于03%,且滴速常控制在40-69滴min可对严重低血钾症的患者进行高浓度快速纠正。如果患者由于低钾血症出现了心跳骤停,可在Imin内迅速对静脉滴注的氯化钾进行稀释,并在5TOmin后进行7.5%氯化钾静脉滴注。而对于
10、无法耐受该浓度钾的患者可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在穿刺的时候注意使用热水袋进行保暖,这一措施可对血管痉挛进行预防。此外,在输入速度上需要结合患者的耐受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配置静脉营养液时,必须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执行,注意与区域污染管理,防止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后,在拔针中,传统的输液方式可导致穿刺点出血,或者发生静脉硬化、淤血等,这就会加重患者静脉输液的痛苦。故而,我们要优化进针角度,并注意胶布的分离,可采用快速拔针,并按压针眼敷贴。随后可松开左手,并使用干棉球按压穿刺点,可防止对血管下皮肤组织、血管壁的损伤、血流速度较快的上肢上臂的贵要静脉,可防止对浅静脉的损伤,从而提升置管成功率。在置管的时候,
11、注意置管部位选择以及置管时机,必须按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在对于新生儿无法实施肘静脉操作的时候,可将头皮置管作为第二选择方案,可降低穿刺的难度。输液港乂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是一种放置在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用于各种高浓度化疗药物、完全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及输血、血标本的采集等,可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小穿刺操作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维护或管理不当会引起导管相关并发症,故在维护时必须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情况下取去枕平躺,或者在港侧背部垫上软垫,及时准确填写敷料的更换、观察切口情况,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是否存在身体不适,鼓励患者进行肘关节屈伸、握拳,可防止血栓发生。如上所述,静脉输液已经成为应用率最高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以往临床研究侧重点多在静脉输液对患者本身的不良影响方而,对护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于是频频出现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为了提高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性,需要重视这些护理问题,合理选择穿刺部位、穿刺工具,进行专业操作培训,并且在输液期间加强护理观察,避免药液外渗带来不良影响,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