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说实话,我一直有阅读的习惯,但并非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因为它们通常枯燥乏味。这次,若非学校将这本书摆在我面前,我可能依然不会打开它。然而,一旦翻开,我却被深深吸引。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些话让我印象深刻。“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一句话,就以一种独特的角度吸引了我。这本书提出,教师首先是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也应该享受生活这种观点将教师从“圣人的高位拉了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扇心扉,仿佛位素未谋面的好友与我促膝谈心,没有故作高深
2、的说教,而是时而会心一笑,掩卷沉思,留下余香,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以下两条建议让我深有感触:一、教师要保持宁静教师需要保持宁静。这意味着要静心备课,静心批改作业,静心与学生对话,静心研究学问,静心阅读书籍,静心总结规律,静心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心细细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刻,体味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宁静是指在拒绝匠气、俗气和躁气之后,能够静心感悟生活,专注工作。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只有在孤独时才能理清思绪,只有平静下来才能清晰地思考,才能沉淀情感和思绪。如果没有平静的心态,没有稳定的情绪,就无法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也就无法做好教育工作。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
3、,教师需要踏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日复一日的耕耘,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保持宁静可以平心,平心则生活和工作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静心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周围的每个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只是每个人追求的方式和目标不同。有些人追求物质生活,而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然而,物质生活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需要付出代价。如果物质生活成为唯一目标,人们将迷失自我。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已经有所保障,我们常常抱怨的是工作压力而不是经济困难。如今,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也变得越
4、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电影等作为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获得幸福感,暂时忘却烦恼。实际上,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艺术眼光和心灵,还应将教书看作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如同沙漠,而精神生活则是沙漠中的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
5、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苏霍姆林斯基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做为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 建议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