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docx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批后公布稿)一、编制目的为提升赣州市城市设计管理水平,规范城市设计管理工作,完善城市设计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城市设计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作用,进一步凸显山水特色、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制定本导则。二、适用范围本城市设计导则的适用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赣州市中心城区范围,用地面积共119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20平7公里。三、总体目标zZ.Ir赣州中心城区应围绕“山水宋城的城市特色定位:构建山水融城的总体格局,形成“彰显文脉、显山露水”的空间结构.营造“人水互动、城水共生”的滨水空间,“高低有序、均衡布局”的近山空间和“尺
2、度适宜、感知良好”的街道空间。具体详见图简。四、管控原则I、以人为本、关怀人性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满足人群各项宜居需求,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生活环境。2、尊重地域、彰显特色尊重并延续自然山水格局,通过对滨水地区、近山地区、沿路地区的特色引导,彰显赣州自然山水特色。3、传承历史、保护文化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挖掘历史风貌要素,延续赣州历史文脉。4、提炼要点、整合要素建立要点管控与要素管控相结合的导则框架体系,突出赣州城市设计特色。,5、重点打造、凝聚活力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更要节点提出分类要素设计细则管控体系,通过细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和相关要求,营造“品质优良、活力聚集的城市公共啰。6、刚柔并济、突出
3、实效弹性引导与刚性控制相结合,编制符合赣州实际需求的城市设计导则,有效引导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五、总体空间结构遵循“三山汇三水,三龙汇三潭”的空间脉络引领,赣州中心城区形成“三山五水一带七绿廊、两核五轴十心多组团”的南体空间结构。其中两核指老城商业文化核心和蓉江商务金融核心:五轴指沿中央金脊拓展轴、中部都市拓展轴、北部产业拓展轴等的3条主轴,及联系章江新区、开发区,以及南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2条次轴;十心是指章江、赣县、南康及高铁片区四个综合服务中心和六个功能中心;多组团是指由五水带七廊划分形成的的城市组团。具体详见图03。六、总体空间形态高度有序,显山露水。建筑高度:注重与自然及功能的呼应,
4、从中心滨水临山地区强度及高度依次递减。开发强度:构建与城市功能结构、重大道路交通设施、自然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疏密有致的强度控制。城市各级服务中心、主要轨道交通站点及交通发达地区进行适宜的高密度开发。在近山滨水等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等实行严格低密度控制。具体详见图04。,七、总体景观格局yo延续传统八景空间格局,构建看山、看水、看城的新时代赣州八景。具体详见图05。看山:延续远山为屏的传统山体景观格局:看水:传承“三潭”、“三江汇流”的水体景观:看城:构建展现现代发展的城市轴线景观。八、重点管控地区根据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结合赣州中心城区空间特征,对赣州中心城区三类地区进
5、行重点管控:滨水地区、近山地区、沿路地区。具体详见图06。九、分类管控要素本细则最终选取街墙空间、广场空间、地块设计、建筑综合、建筑细节、交通类要素、环境类要索、设施类要素8类,共计45项细则管控要素。分类要素设计细则重点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建筑外部空间进行引导和管控,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空间,赣州的公共空间主要由街道、广场、山体、水体、地块内建筑外部空间等要素构成,其中山体和水体的管控内容已在城市设计通则中有所体现。建筑常常用于围合、限定公共空间,建筑的布局、功能、形态、所处位置的差异,影响人的使用与感受,因此将建筑设计要素归纳为涉及布局、功能、
6、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建筑综合要素,以及仅涉及建筑某一方面的建筑细节要素。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活动,公共空间需要从交通、环境、设施三个方面提供功能与服务。具体详见图07。十、滨水地区设计通则滨水地区指水域与陆地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水与陆地共同构成滨水环境的主导要素。控制对象:针对赣州市中心城区的“5+18”的城市水系统提出相关控制要求。其中是指5条城市干流,包括章江、贡江、赣江:上犹江、章水。“18”是指赣州中心城区内18条大小不等的全年性城市支流,为主要的泄洪通道及调蓄区。鸟体详见图08、类型界定:根据滨水地区相邻地块的使用功能,可将滨水岸线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公共活动型,生活服务型,生产
7、功能型,历史风貌型,生态保育型。具体详见图090控制要索:本导则滨水地区控制要素主要包括:滨水绿道、滨水街道、公共空间、视线通廊、滨水建筑、跨河桥梁、堤坝空间。具体详见图10。十一、近山地区设计通则近山地区是指山体外围定范围的区域,同时山体本体对近山地区也有着重要影响。控制对象:本导则对赣州市域内20座山体本体及近山地区提出管控要求。山体包括环城四周构成城市大背景的7座环城山体,以及组成赣州重要城市景观的13座城中山体(图4、表1)。环城山体包括三阳山、通天岩、狮子/JB岩、杨仙岭、峰山、文峰山、南山;城中山体包括西隐山、青龙山、马祖岩、天竺山、鹅形山、汶潭山、狮形岭、欧潭山、石陂山、杨梅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赣州市 城市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