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
《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卜大工程”,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关键五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考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一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立足发展优势,抢抓历史机遇“卜三五”时期,我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
2、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推动文化和旅游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文旅事业和产业取得了较好成绩。(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市文化和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8个、美术馆7个、文化馆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83个、电影院30个。全市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饰制全面推行,建成聊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资源上“云”。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乡村春晚”“我们的中国梦文
3、化进万家”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精品创作成果喜人。出台中共聊城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聊发(2016)32号)等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文学、美术、书法、影视、杂技等各艺术门类繁荣发展。围绕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其中,市豫剧院演员纵宛宛荣获第四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等奖,市凤凰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省第二届庄户剧团大赛“十佳剧团”,多部作品获第卜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奖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突破。在文物保护方面,出台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聊政发(2017)23号)等文件;实施大运河遗产会通河
4、临清段会通闸、临清闸保护修缮等50多项文保工程;完成荏平区韩王遗址等考占勘探工作。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博物馆15家,馆藏品67124件(套)。在非遗保护传承上,建立了非遗保护名录、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四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45项、市级261项。出版文脉遗馨等书籍,制作百余部数字档案,对10项濒危或重大价值项目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开展非遗扶贫,堂邑镇、斗虎屯镇、魏湾镇、李海务街道被评为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
5、”典型乡镇(街道)。“遇见聊城”非遗实景展示秀、“夜间非遗曲艺秀”小剧场被评为“全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成效明显。建成农家书屋5600余个,配备图书400余万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书香聊城”建设初见成效。成立聊城市文化版权服务中心。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监管,提高主题主线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实施广电惠民服务工程,累计放映公益电影30余万场。重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创作生产持续繁荣,纪录片历经沧桑骨殷红一记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电影初心照黄河、微电影喊破天送匾、公益广告为成长加油、电视剧铁血将军等一批优秀作品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文化产业增量提质。2020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增加
6、值67.3亿元,位列全省第8位,形成了葫芦雕刻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印刷企业372家、实体书店562家、营业性演出单位104家、网吧290家、娱乐场所67家、艺术品经营单位7家、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17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3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1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4.21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47家、旅行社86家、星级饭店17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1家、省级中小学研学基地3家。以“游水城、做英雄、品阿胶、泡温泉”为
7、主题,推出系列专项旅游产品。推动“智慧旅游”信息化发展,建成市级旅游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3A级以上旅游景区监控数据全部接入,实现对A级旅游景区客流实时监测。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形成媒体宣传矩阵。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原地区、京杭大运河联盟城市等实现合作,济聊一体化取得初步成果。同时,我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文化事业发展层级较低。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需加强。艺术创作缺乏精品力作,文艺院团市场化运作不足,传统戏曲有待创新发展。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有待全面系统开展。新闻出
8、版、广播影视需强化科技赋能。二是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较弱。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整体规模偏小。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91%,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较低。缺少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小微企业不够活跃,新兴业态发育不足。三是旅游业发展滞后。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只有6家,旅游产品单一、层级较低、结构较散、特色不鲜明,尚未形成具有核心吸引力的知名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体验式休闲度假的市场需求,存在游客“留不住、住不下、花不多”问题。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旅游标识体系、智慧旅游系统仍需进一步优化。四是文旅融合深度不够。文化和旅游资源挖掘、整合力度不够,向旅游产品转化不足,优秀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聊城市 十四 文化 旅游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