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创建资料(5).docx
《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创建资料(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创建资料(5).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党政领导制定工作规划和施政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评价防治效果,开展检疫工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使疫情报告达到全、快、准,特制定如下制度。一.责任疫情报告人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时间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二,责任疫情报告人对诊治的传染病应及时、完整、准确的作好疫情登记和填写疫情报告卡。三.传染病爆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责任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机构或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四.任何人不得隐瞒、谦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情节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消毒隔离制度一.医
2、护人员上班时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和外出。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每日用湿拖布擦洗,床、桌、椅每日擦洗抹布要专用。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等应保持室内整洁,每周大扫除一次。厕所必须保持清洁,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三.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灭菌。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四.各种医疗用品使用后均要消毒。清洁用具应专用并每日用红外线消毒,每日用化学药物重蒸消毒,并做好记录。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换药、处置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六.已用过和未用过的物品有明显标记,并分开放置。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不得使用过
3、期物品。七.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敷料、棉球等医疗废物,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决不能乱扔、乱放。.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应按常规隔离,病员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出或给他人使用。九.接触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穿隔离衣,戴口罩,穿工作罩,穿工作鞋。十.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员用过的物品应作特殊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由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的集中处置单位统一收集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废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处理。二、医疗一次性废物应分类放置
4、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由专人应用专用的转运工具按照确定的时间、路线转运到指定贮存地点。转运工具和容器使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三、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签上注明。进行焚烧。四、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五、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用后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容器中进行焚烧。六、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科室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
5、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七、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八、加强监督,定期检杳。医师工作职责1 .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2 .严格执行门诊工作制度,带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3 .要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询问病情、病史、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并对病人做认真仔细的检查。4、医师必须认真写门诊病历,做好门诊登记,向患者交待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提出处理意见。5.医师应根据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
6、、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据处方。6、根据社区疾病发生、流行的特点,负责社区健康状况调查和社区健康诊断,做好社区居民的卫生宣传工作。7、负责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8、负责社区的健康咨询门诊工作。9.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三查七对一注意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三查内容: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2 .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配伍禁忌。3 .查药品的安瓶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三查七对”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
7、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一注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药物的配伍禁忌。首诊负责制度【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基本要求】1 .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2 .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3 .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4 .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1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2 .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服务 能力 建设 创建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