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 年).docx
《惠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 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 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构建惠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通知等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基年为2021年,规划期为2022年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惠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
2、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继续践行“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发展理念,围绕实现“对外大连通、对内大循环“,全力推进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等重大工程建设,形成了集海陆空铁水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为惠州强化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地位,推动湾区协同发展、竞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有力支撑。1 .综合交通骨架网络初步形成。2017年莞惠城际开通运营,2021年赣深高铁建成通车,“三纵一横一联”铁路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底,惠州境内铁路通乍里程32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41公里。目前,惠州由汕湛高速、济广高速、河惠莞高速、甬莞高速、沈海高速、惠深沿海高速、从莞高速、武深高速、长深高速、
3、惠大高速等构成“六横四纵”的高速公路格局。随着惠州市1号公路(惠霞高速)建设启动,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拉开序幕,“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网日趋完善,中心城区“两环十射”快速进出城道路系统加快构建,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路面畅通工程全面完成。截至2021年底,惠州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约135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61公里,普通国省道1385公里,农村公路11269公里,公路网密度119.1公里/百平方公里。惠州持续擦亮“四好农村路”示范品牌,五个县级行政区域全部获评全国及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惠州市沿海、内河航道兼具,目前拥有马鞭洲航道、碧甲航道、东江航道等多条重要航道。惠州机场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
4、,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主要为惠州及周边地市服务,航线已覆盖全国80%省会城市。2 .客货运输枢纽能级逐步增强。铁路枢纽体系不断健全,赣指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以新的定位,广东省将举全省之力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应抢抓重要历史机遇,以“丰”字交通主框架为引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联通水平,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1小时内通达广州、深圳、香港,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高度融合、辐射粤东、粤
5、北及闽赣的区域性门户交通枢纽。2 .落实交通强国及交通强省建设,要求惠州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强化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宏伟蓝图,为现代综合交通制定了“路线图广东交通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向着建设交通强国、建设先行示范省的目标全速前进。惠州也需要加快完善内畅外快、便扰开放、高效带动、智慧绿色的大交通网络,加快构建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发挥惠州作为珠三角连接粤东北及闽赣的门户作用,打造承东接西、连南带北的交通枢纽,强化惠州大湾区东部枢纽的门户地位。3 .面临深圳都市圈、深莞惠产城融合等机遇,要求惠州继续践行“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
6、城市”发展理念。深圳都市圈将加快提升东莞、惠州副中心发展能级,建设跨区域产城融合组团,推动深莞惠体化发展。惠州将以交通体化为先导,提升枢纽发展能级,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深莞惠轨道交通设施及广线道路网络延伸对接,快速连通主要城区,改善边界区域交通,推动湾区协同发展。惠州交通需践行“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发展理念,不断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力,支撑惠州打造“3+7”工业园区格局、“2+1”现代产业体系,向“千亿园区,万亿产业目标迈进。4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结构,要求惠州强化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交通先行引领功能。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要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城
7、市,将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形成“丰脊拥湾,山海联动的城市空间结构,推动惠州从临湖沿江集聚到向海向外开发。交通作为协调区域发展的骨架和脉络,将承担起引导空间秩序、空间集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任务,也是推动惠州市国土空间协调布局和发展质量共同优化的重要抓手。惠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是支撑惠州空间发展战略实现和约束空间使用、优化空间结构、协调空间组织关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三)运输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未来惠州市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空间分布以及出行需求将发生明显变化。根据既有经济社会相关规划,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预测到2035年,惠州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850
8、万人左右,结合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趋势,服务人口预计达到950万人。惠州市将逐步引导人口向市域南部集中,全市城镇化率将从72.9%上升至80%以上。随着深圳都市圈建设进程的加快及惠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客货运输需求及结构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络,形成拓射深圳、东莞、河源、汕尾等方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深惠城际轨道接入机场,预留深河高铁、城市轨道3号线、疏港第二铁路机场支线通道和接入条件,实现机场与轨道的无缝换乘,扩大机场服务覆盖范围。推进机场高速、Z5快速路、惠州大道改线、平横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实现机场枢纽快速衔接骨路网,服务腹地直连直通高端航空出行需求。打造“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惠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 年 惠州市 综合 立体 交通网 规划 2022 2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