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讲义斓】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02年6月29日,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有法可依”。其颁布实施20年来,科学普及已融入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科普已逐渐从对知识、技能的普及转向精神、文化的培育,需要对科普工作重新进行界定,构建新的科普工作机制。科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社会背景,不同时期科学与公众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科普的内涵与任务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科普的理念、内容、媒介也在不断地转变。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深入日常生活,重塑着社会运行的节奏和文化,我
2、国科普事业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文化事业非常落后,我国民众尤其广大农民,基本是生活在传统知识体系中,基本不知何为科学。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科普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关注科学的实用性,培育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态度。科普的媒介主要是各类活动以及科普展览、图书、期刊等。科普的边界较为清晰,科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公众对科学的新奇感以及对科学技术的认知维度等,都发生了变化,除了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之外,公众也逐渐从更加丰富的视角来看科学技术,从科学与社会的视角感知一些问题,从科学技术与生活
3、方式、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诸多角度来思考问题,甚至对科技伦理问题也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在科学与公众新的关系中,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科普空间正在不断缩小,而新的科普空间正在打开,而这个科普空间,就是日常生活空间,就是科学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科普正更多地从对知识、技能的普及傅向文化的培育,从而实现科普的文化转型,走向科学文化建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强调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当前科普的媒介呈现新特点,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互联网已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调查发现超六成的公众认为接受科普的动因是“科学内容随处可见,耳濡目染”(60.
4、7%)。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了解科技知识成为公众的首选,占比达到86.2%;其次为移动资讯平台(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占比为65.4%。这一系列变化,已显示出科普的日常化、生活化转型,科学精神及科学文化建设愈发重要。科普,其实就是推进科学融入社会中,在人类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中融入科学知识、技术、精神,培养公众认知世界的一种新的方法,培育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新的生活方式。其实,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改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到精神层面,科普正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功能。通常认为,科普就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从而促进生产、指导生活。这种认知太狭隘,有许多问题没有说
5、清楚,比如,科普是如何影响公众行为的?我们将科学知识、技能传授给公众,到公众改变行为,这之间好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个必然的过程。其实,公众受科学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中公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最重要的渠道。科学与公众相遇的场域,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科普发挥作用的核心方式,是进入生活,使科学认知和科学文化成为生活中的自觉。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是指公众在社会中的日常活动总和,包括社会和经济活动、消费行为、休闲娱乐等。科普是科学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接,涉及科学语言和大众语言、科学研究和大众生活、科学认知与日常生活认知(常识)之间的转化,是一个很宽泛的科学与人文交叉领域。但在科普实践中,科普的涵义
6、比较狭窄,满足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多关注专门的、经过设计的、有明确意图的、带有学习性的产品或服务,比如科普活动、科普作品、科普展览等,在这种狭义的科普涵义下,形成了结构化的特定科普空间。这种特定的科普空间,往往过多地剥离了生活场境,成为了纯粹学习性的活动,从而存在科普与大众日常生活实践不切合的现象,公众获得感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科普与生活“两张皮”的现象。科普实践中还存在其他一些二元对立的表现,包括科普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的固定化,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主客体分离,公众是科普的对象,是客体,是被动的。更为深层的是,科学技术是主体,生活是客体,科学技术处于主体地位,而日常生活只能处于客体位置,只
7、能按科学技术的要求而被动改变,而不能很好地融合。以上二元对立现象,导致科普产品和服务结构化,比较关注特定的科普空间,科普缺失人文性,科普仅是一种向公众传输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从而难以在科学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作用。随着科学深入社会以及公众与科学关系的变化,社会上出现并在逐步扩大新的科普空间,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新的科普空间的最大特点是对生活空间有着更为细微的感知,与生活空间有着更为密切的互动。科普的人文属性、文化品质更加突显。科普不再是一种对象化的他者,而是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中。在新的形势下,科普会更深层次地融入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我们对科普的理解更应放宽,从科普的内涵、科普工作的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加以改
8、革,打破当前科普实践中的二元对立现象。科学已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动力之一,科学对于社会文明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从器物、到制度、到精神,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与之相应,科普媒介也实现了泛在化,进入全要素科普时代,所有要素都包含或可以转化为科普要素。全要素科普时代有以下特点:一是科普的媒介泛在化。科普的媒介已不再局限于活动、科普场馆、电视广播节目、图书、期刊等传统形式,科普媒介已泛在化,甚至可以说,科普已媒介化,科普不仅仅是通过媒介来传播科学,许多媒介本身就具有科普功能,例如,各类科技产品本身就是科普媒介,通过大众消费行为,推动着科学进入生活、进入文化。二是科学议题已大众化。在公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义文稿 讲义 文稿 当前 科普 工作 文化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