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docx
《信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信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文本二。二三年三月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1(一)建设基础1(二)存在问题与机遇挑战6二、规划总则12(一)指导思想12(二)规划原则12(三)规划范围和期限13(四)规划目标14(五)建设指标15三、规划任务与措施21(一)构建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制度21(二)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安全水平30(三)严格空间开发管控,优化生态空间布局50(四)稳步推进绿色转型,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62(五)建设宜居城乡环境,打造宜居生态生活77(六)构建共建共享格局,培育特色生态文化83四、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90(一)工程内容与投资估
2、算90(二)效益分析90五、保障措施92(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92(二)加强监督考核,推进规划实施92(三)加快资金统筹,加大资金投入92(四)探索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93(五)引领公众参与,建立参与体系94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一)建设基础1 .区域特征地理区位。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东毗安徽、南邻湖北,处于鄂豫皖三省的结合部,其西、北部分别与本省的南阳市、驻马店市接壤。下辖洲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和固始县10个区县,总面积18916km2o地形地貌。信阳市呈现南高北低,并渐向东北倾斜的地貌格局,地形错综道杂,地貌类型多样。南部和西部
3、分别为大别山、桐柏山区,中部是丘陵岗地,北部是平原和洼地。气候气象。信阳市地跨淮河,位于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境内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日照总时数年平均1715.6小时,年平均气温166C,年平均降水量1067.1亳米。水文水系。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在信阳境内长363.5km,支流密集,流域面积在2000kmz以上的支流有7条。属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仅占1.8%,境内流程总长83.7km。全市河流水面面积共计370knR占全市总面积的1.96%。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2021年信阳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8.6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6.3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16%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64.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345元。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9.6:34.7:45.7o生态空间保护区域。信阳市位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区内有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生态红线范围2604.42knR占市域总面积I3.77%o建有50个自然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9处、森林公园13处、湿地公园10处、风景名胜区4处、地质公园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
5、保护点6个。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截至目前,信阳市已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新县、商城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新县、光山县),国家级生态县1个(新县),省级生态县6个(浙河区、商城县、固始县、新县、光山县、罗山县),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生态乡镇69个,省级生态村个。2 .建设基础(I)聚焦改革创新,生态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信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信阳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等文件,构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责任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构建了“1+4+11”河长制总
6、体布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驻市河长办检察联络室。全面推广“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等6项工作机制,推进河湖管理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在省级河长制验收和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等级,息县河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先后印发了信阳市站鱼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信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了信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排名暨奖惩办法(试行)信阳市生态水量调度协商会议制度等制度性文件,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2)深入污染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生态保护修复和治理
7、能力建设等,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五项指标居全省首位,6个县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面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水环境状况持续向好,川类水体占比呈增长趋势,全市1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市中心城区62处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土爆环境风险总体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严格控制类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土爆环境质量保持良好。(3)强化空间管控,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统筹推进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完成“三线试划。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各县(区)均已完成村庄分类和村庄布局规划,422个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
8、划、632个村庄正在进行编制。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已完成了全市9条流域面积I(X)Okm?以上河流、21座流域面积Ikm2以上湖泊及大中型水库划界工作任务,明确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要求。(4)坚持创新引领,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4.2:40.2:35.6优化升级为2021年的19.6:34.7:45.7,一产占比首次降至20%以下。全市形成了绿色食品、纺织服装、建材家居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密加工、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等一批特色鲜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阳市 国家 生态 文明 建设 示范区 规划 2022 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