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城市建设规划.docx
《信阳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城市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城市建设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信阳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城市建设规划-,4,-A-刖S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强生态修复和林业保护发展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信阳市生态优势,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生态廊道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提升信阳国土空间生态品质,筑牢大别山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依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河南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中共信阳市委关于制定信阳市国民经济和
2、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森林信阳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等,信阳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信阳市”十四五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参照全省自然生态系统状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已批准启用的“三区三线”成果,针对信阳市生态系统状况、主要生态问题及修复方向,科学制定规划期科学开展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指标、总体布局、重点区域、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既是落实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具体举措,又是全面指导全市做好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3、工程、谋划相关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更是加快实施,四水同治二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保护生态多样性、强化农田生态功能、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镇生态品质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近期为2021-2025年,展望期为2026-2035年。第一章基础与形势信阳市地处中国南北方、东西部的结合地带,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富,交通和区位条件优越,是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区。地势南高北低,分属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8.2%,水资源占全省总量的22.5%o我省,一带一区三屏三廊多点”的区域生态
4、格局中“桐柏一大别山生态屏障”和“淮河生态保育廊道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的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淮河中下游的用水安全和淮河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主动脉血管之-,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是我国主要生物基因库之一。信阳市丰富的森林植被既能碳汇滤污,又能净化空气,起到了“中部肺叶”的作用,保障了大气环境中碳等元素的良性循环。在国家、河南省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一节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现状与成效“十三五”时期,围绕着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信阳市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增
5、强资源保护,加快生态修复,增进绿色惠民,强化基础保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改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6.21%,高出全省11.1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3777.26万立方米,草地面积达到1.14万公顷,均位居河南省前列。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累计治理4.93万公顷,“十三五”期间,减幅达21.96%,年均减少水土流失14余万吨。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水生态环境保护持续保持良好,III类水体占比呈增长趋势,尤其进入2020年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全市国控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饮用水水质安全得到保障。
6、主要大型水库南湾水库、石山口水库、五岳水库、泼陂河水库、站鱼山水库,全部为H-川类水库断面。“十三五”期间水环境质量一直处于河南省前列,为淮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生态保护力度日益增强。信阳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辖区内5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55919.16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93533.12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75273公顷。十三五,期间,牢固树立“红线意识”,禁止新建露天矿山项目,已设露天矿山全面退出,倡导在建、已建大中型露天矿山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小型在产绿色矿山建设,建管并重,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全面
7、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河湖生态面貌基本实现历史性转变,森林面积和森林资源总量均逐步增长。目前,已成功创建过国家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市3个,森林乡村国家级49个、省级38个,省森林特色小镇3个,有效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和乡村绿化。全市自然保护地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其他保护地为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38处,其中自然保护区9处、森林公园13处、湿地公园9处、风景名胜区4处、地质公园3处,自然保护地面积26.48万公顷,占市域国土面积的14%,为全省自然保护区最多的地市。已形成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区域之间具有贯通性的森林生态廊道,有效保
8、护境内野生动植物。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提高了公益林补助标准,调查登记古树名木10056株。全面构建林业防灾体系,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美国白蛾、杨树食叶害虫等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防治目标。生态修复扎实推进。制定信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信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7-2025年)信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信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森林信阳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信阳市水土保持规划(2017-2030年)等规划,针对淮河生态保育带、大别山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科学部署和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阳市 十四 国土 空间 生态 修复 森林 城市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