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汉学家罗高寿:把“汉学”发展为“家学”.docx
《俄国汉学家罗高寿:把“汉学”发展为“家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汉学家罗高寿:把“汉学”发展为“家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俄国汉学家罗高寿:把“汉学”发展为“家学”在俄国众多汉学家中,以翻译中国文学著称的罗高寿、研究汉语言的龙果夫和编撰汉俄词典闻名的鄂山荫,因均出生于1900年而被并称为“20世纪初俄国汉学三杰”。其中,罗高寿更是将“汉学”变成了“家学”,代代传承。罗高寿是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罗加乔夫(19001981年)的中文名字,他是俄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官。“罗高寿”是罗加乔夫这个姓的谐音,表示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亲历并参与中国国民大革命1900年2月,罗高寿出生在俄国的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今哈萨克斯坦东部)。20岁时,罗高寿考入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东方系,后来转入莫斯科东方学
2、院,选择中文作为个人的专业让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于出色的中文水平,正读大三的罗高寿被派往中国进行实习。五千年的深厚文化深深吸引着他,他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体味着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勤劳坚毅的品格令他钦佩,苦难的生活又让他同情。当时中国正值国民大革命时期,罗高寿亲历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大潮。1926年,他担任国民政府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翻译,并同国民革命军一起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政治形势恶化,罗高寿被召回苏联。回到苏联后,罗高寿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东方学院毕业,并被分配到为中国培养革命人才的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一莫斯科中山大学,
3、担任翻译部主任,之后又被调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成为一名外交官。1928年秋,罗高寿被派遣到苏联驻迪化(乌鲁木齐)总领事馆工作。这是他第二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并在这里工作了6年。1936年,罗高寿第三次来到中国,被派遣到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新闻处。3年后,罗高寿带着全家回到了莫斯科,同时也开启了他精彩的教学、研究和翻译生涯。1951年,他以论文以固定词组表现的汉语成语(基于孙中山和毛泽东著作材料)获得语文学副博士学位,后又获得博士学位。罗高寿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学院、苏联外交部高等外交学校、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东方语言学院、莫斯科远东学院等多个单位,担任汉语语言学和中国文学教授、东方语言教研室主任等职
4、务,在长达41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为苏联培养了大批汉学人才,他的学生遍布苏联的外交界、教育界、汉学研究等各个领域,为苏联客观了解和认识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翻译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文学名著罗高寿一生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笔耕不辍编纂教育材料、词典等工具书等,发表诸多汉学研究论文和著作,在俄国汉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翻译研究中国古典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是罗高寿最主要的汉学研究贡献。罗高寿先后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近13年,热爱中国并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段特殊的经历,让罗高寿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他愿意将中国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介绍到苏联,让苏联人民鲜活地了解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朴实善良、
5、充满英雄气概的中国人民。1955年,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被罗高寿首次翻译成俄文,由苏联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一问世就受到热烈欢迎,北宋年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俄语读者极大的兴趣,以至于该书于1959年第二次再版、1997年第三次重印。1959年,罗高寿与汉学家科洛科洛夫合译出版了西游记俄文全译本。为了便于读者更好理解西游记,他发表了大量论文介绍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阐释这部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如论中国中世纪文学家吴承恩的世界观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中的讽剌成分等。与此同时,为了适应苏联读者有随时阅读的习惯,罗高寿特意将西游记编辑了一个便于携带的节译本一一猴王孙悟空,也备受欢迎。对于吴承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俄国 汉学家 高寿 汉学 发展 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