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解读关于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表面意思好懂,成为一个人内心秉持的信念,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了。儿童如何与这句话所表达的认知、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榜样,通过故事,通过故事中的榜样。儿童的爱国情怀通过阅读爱国人物的故事被启蒙,被激发,种子播下,慢慢发芽。故事,在有情节的叙事中,也在诗歌中,以内蕴丰富的意象呈现。比如古诗三首中的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有典故,有背景,也就有了可知可感的故事和强烈的情感;比如延安,我把你追寻,里面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浓缩在一行行诗句中。这是学生自小学以来,第一次遇到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导语页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了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从感性上理解和认同伟大志向、英雄气节对于个人未来和国家的影响似乎很容易做到,但是,这确实又是一个距离学生生活经验比较远的话题。课本选择了经典的诗文(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延安,我把你追寻),以及典型的人物(周恩来、梅兰芳)和事件来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借助故事的力量,是切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选择。每一篇文章,都有大量的背景,都有具体的故事,这些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变得可知可感起来,学生也就更容易被唤醒,被感染,被激发。当然,对于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形成的,这一定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不断形
3、成和加强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也要避免过分渲染和刻意煽情;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就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人文主题,是单元内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需要学生真切体会的思想情感。关于阅读训练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那么,是不是单元内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用来落实这一训练要素呢?只要用心读读每一个文本,就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三首古诗,一首现代诗,都不是“叙事诗”,都没有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它们,是为人文主题服务的。能够承载这一阅读重点目标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和难忘的一课。“把握文章的主要
4、内容”,指向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中年级的重要能力训练点。三年级重在“了解”,如“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三下第七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三下第八单元),之前,还有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等训练。四年级重在“把握”,本册前面的第四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针对一件事的。本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就会发现,升级了,是针对“多件事”的故事文本的。下面的表格梳理,还可以看出,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在内容概括和把握上,是方法、能力链条上承上启下的一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
5、,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习作要素)学习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耍内容,不仅针对一件事和多件事具体的方法有所不同,还可以根据文本的其他方面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交流平台”中,就指出,可以根据题目提示,可以弄清起因、经过、结果,可以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交流平台”中列举之外,应该还可以根据中心句来概括。交流平台
6、的总结,可以引导教师对阅读训练要素进行学习目标的细化:L在实践中认识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助于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2.懂得可以根据文章题目、内容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会通过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把握包含多件事的文章主要内容;3.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方法,有的要复习、激活,如根据题目提示,可以用在梅兰芳蓄须一文的内容概括中;有的是在本单元的阅读实践中习得并运用,如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难忘的一课,都要运用,不同的是,承载的具体目标有别,第一篇用来练习领会,第二篇进行方法的运用,第三篇(阅读链接)可以用来进行自我检测
7、和评价。关于表达训练要素本单元的习作和阅读要素是没有关联的。写信,在过去是非常常见的通讯方式。但是随着手机的兴起和普及,书信逐渐被信息、电话等代替。但是,写信还有它现实存在的意义吗?是有的。有时,人与人的交流,需要这样有温度的表达方式,能够一个字一个字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写信的格式也与很多其他应用间的形式相似,例如留言条、通知等。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写信的愿望和兴趣。例如,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写一封信,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写一封信,甚至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等等。总之,习作是表达的需要,是因为“我想要写出来”,而不是我们为了学习写信而写。单元的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第七 单元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