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厘清“干预司法”的认识误区.docx
《研讨发言:厘清“干预司法”的认识误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讨发言:厘清“干预司法”的认识误区.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研讨发言:厘清“干预司法”的认识误区厘清“干预司法”的认识误区司法不能受权力干扰,不能受金钱、人情、关系干扰。近年来,为依法排除来自司法机关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坚守公正司法的底线,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为“三个规定”,即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介绍了人民法院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情况。实践证明,“三个规定”是防止司法权滥用、误用的“防火墙”和“隔离带”,在纠正司法不正
2、之风、防范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过问干预案件现象尚未得到根治,司法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借支持司法的名义实施干预司法活动,甚至是插手司法活动的现象仍然存在,“三个规定”及有关细化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可能出现一些认识上的混清。对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剖析、厘清认识。充分认识支持司法与干预司法的区别。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支持”绝不是干预。党支持司法,主要表现为:党通过立法机关把党的
3、意志依法上升为法律、通过权力机关向司法机关推荐优秀法律人才、通过司法机关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法定程序对司法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等。司法机关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在党的监督下依法公平公正办案。这是党与法的关系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党支持司法相反,干颈司法则是将法律之外的因素凌驾于法律之上,主要表现为党组织直接审批案件、领导干部打着组织的旗号给司法机关“打招呼”“递条子等,破坏独立审判,影响司法公正。一方面,党对司法的领导是党支持司法的现实基础。没有党对司法的领导,党支持司法就丧失存在的基础。党对司法的领导从来都不是对具体审判工作的直接干预与定性,而是政策、思想、组
4、织领导,确保司法工作以人民为中心,使司法工作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另一方面,对司法规律的充分尊重是党支持司法的重要前提。司法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和规律,司法权是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的判断权和裁判权。党支持司法,体现为在尊重司法规律的基础上,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改革规划,从而确保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与科学开展。无论是司法机构还是司法人员,在从事司法裁判活动时都必须在证据采纳、本实认定及法律适用等方面保持独立自主,不受来自司法机构外部或内部的任何压力、阻碍或影响。精准识别依法主动履职和干颈司法的区别。A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让司法人员集中精力尽好责、办好案,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党支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讨 发言 厘清 干预 司法 认识 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