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厂(站)污泥利用、处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
《生活污水处理厂(站)污泥利用、处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污水处理厂(站)污泥利用、处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土源污水处理厂(纳)污泥利用、处签卷理力注(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本区城镇生活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的规范化管理,预防和减少污泥二次污染,促进污泥资源化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污泥,是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污泥处理主要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浓缩脱水、消化、干化等。污泥处置是指对处理后污泥进行最终无害化消纳的过
2、程,一般包括焚烧和资源化利用等。污泥产生单位是指负责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及运营的单位。污泥处理单位是指对污泥进行规范处理的单位。污泥处置单位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处置的单位。污泥其它接收(处置)单位是指以调试自身污水处理设施等为目的污泥接收单位或用于临时处置污泥的单位;污泥运输单位是指依法从事污泥运输经营的单位。污泥处理处置相关单位是指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中开展具体工作的有关单位,包含污泥产生单位、污泥处理单位、污泥运输单位、污泥处置单位、污泥备用处置单位。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产生的污泥处理处置,包括污泥的产生、收集、贮存、转运、处理处置等生产经营活动和环
3、境管理。第四条城镇生活污泥处置应该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全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产生的污泥需采用焚烧、建材综合利用等无害化处置方式进行处置,不得采用养殖蚯蚓等伴生二次污染的方式处置、全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未配套建设污泥处理处置一体化设施,且无法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的,应运送至本区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污泥处置单位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置。第五条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污泥处理处置监督管理,应遵循属地管理、行业监管的原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六条污泥转移、处理处置过程实行联单管理。生活污泥产生、运输和处理处置单位应严格执行污泥转移联单制度,污泥转移联单应当由污泥产生、运输和处理处置单
4、位的交接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并签字确认,加盖公章并留档。污泥运输单位和处置单位不得转移、运输、接收及处理处置无转移联单的污泥。污泥产生、运输和处理处置单位按照转移联单交接节点,分别对污泥的产生、贮存、转移、运输、处理处置过程负责。第七条生活污泥产生单位是污泥安全处置的责任主体,负责污泥产生、贮存、转运和跟踪管理。第八条污泥产生、运输、处理处置单位应制定污泥处理处置应急预案;应当建立、健全污泥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防止由污泥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污泥流失、泄露、扩散时,污泥产生、运输、处理处置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及时向区住建局和彭山生态环境局报告。第九条污泥处理处置相关单位应当
5、对从事污泥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归档。且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从事污泥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处置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第十条污泥产生单位和污泥处置单位应执行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固体废物申报制度、污泥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和备案制度。第十一条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德立完善的检测、记录、存档和报告制度,根据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对出、入厂泥质及污泥处置副产品进行检测、跟踪、记录并及时报送。检测记录由企业自行存档,资料保存时间为5年。第十二条污泥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处置单位之间应签订协议合同,明确各方的责
6、任和义务。第十三条污泥处理处置相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下列情形发生:(一)未使用专用容器、包装物贮存污泥;(二)丢失污泥、随意抛洒、倾倒污泥或在不符合标准的场地堆放、填埋污泥;(三)将未处理达标的污泥作为生活垃圾处理,或者委托未取得环评审批手续的的处置单位或个人进行利用或者处置;(四)运输、处理、处置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导致污泥扬散、流失、渗漏、散落。(五)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将污泥倾倒在环卫垃圾分类桶、分类箱、分类亭和垃圾地库、垃圾集中点内。(六)其他非正常情形导致污泥量发生改变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第三章污泥的产生、收集、贮存第十四条污泥产生、处理单位须遵循的基本规定:(一)应对污泥
7、运输、处置单位的主体资格和能力进行核实。(二)应明确与污泥运输单位、污泥处置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对污泥收运处置等过程中的风险及问题,建立管理制度;签订收运处理处置协议,明确收运处理处置单价、运输方式、处置方式、计量计费方式及备案审查机制等。(三)污泥产生单位发现污水及产生污泥中存在有害风险或其他安全风险时,及时向区住德局和彭山生态环境局报告,并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四)生活污泥产生单位对产生的污泥泥质定期检测,确保外送处理处置的污泥含水率在80%以下,杂质含量符合污泥处理处置单位的基本要求,并做好定期检测结果资料保存工作。(五)应当规范收集、贮存需外运处理处置的污泥,将污泥委托给具有无害化处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污水处理 污泥 利用 处置 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