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查对制度.docx
《妇幼保健院查对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保健院查对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妇幼保健院查对制度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须严格确认患者身份,履行“查对制度”,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用两种以上方式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认患者身份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对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处于镇静期间的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让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上述患者如无陪同人员以及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使用腕带信息识别,需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1、医嘱查对1. 1医师开具医嘱或进行诊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等信息。L2执行医嘱
2、时,值班护士必须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须与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L3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医嘱录入后应立即核对;每班护士对当班及上一班医嘱要进行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大查对医嘱1-2次。重整医嘱后需经2人查对后,方可执行。)L4临时医嘱执行者,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L5所有医嘱须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特殊医嘱须有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L6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确认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甑,抢救完毕,医师要及时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甑保留至抢救结束,经两人核实后方可弃去。抢救结束6小时内督促医师据实补齐医嘱并签字。2、服药、注射、处置查对2.1
3、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及过敏史)。2.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甑、针剂有无裂痕,注意有效期和批号,溶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等(须在振动后观察)。如质量不符合要求、有疑问、标签不清者,一律不得使用。2.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2. 4口服药应协助患者服用后,方可离开。2.5易致过敏药物,如青霉索、头抱类等,给药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史,检查皮试结果,皮试阴性方可应用;如皮试阳性,禁止应用,并在病历牌、腕带予以标识。对于存在个体差异,易引起过
4、敏反应的药物,也必须在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例如:磺胺类药物等。使用毒麻、精神类及高危药品时,要经过双人核对,用后保留安甑。2. 6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必须注意药物配伍禁忌。2.7发药、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方可执行。3、输血查对3. 1血样采集查对3. Ll采血前须确认患者信息,扫描合血管条形码。1.1.2 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扫描后合血管至患者床前,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再与另一名医护人员核对以上信息无误后,签名送输血科。1.1.3 抽血时如有疑问,不能在错误的输血科申请单和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核对,确认无
5、误后重新填写(打印)输血申请单及标签。1.1.4 医务人员将血样标本送至输血科,并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当面共同核对患者相关信息。3. 2发血取血查对4. 2.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科工作人员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5. 2.2发血时,输血科工作人员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7天,以备必要时查对。3 .2.3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得发取:(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幼保健 查对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