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指标名词解释.docx
《主要经济指标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经济指标名词解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主要经济指标名词解释主要经济指标解释1、地区生产总值: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其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支出2、财政总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
2、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契税、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等。(2)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3)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3、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就是一般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
3、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4、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达到一定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目前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011年3月8日,国家统计局据悉,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调查从今年1月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
4、高到500万元。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6、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垫付货币或物资,以获得生产经营性或服务性固定资产的过程。固定资产投
5、资包括改造原有固定资产以及构建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通常所说的投资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是指我国在和外商签订合同后,实际到达的外资款项。只有实际利用外资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的外资利用水平。外资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合理引进外资是我国经济工作一个重点。8、实际利用内资:是指以本地区为界以外的国内企业、个人对本地的投资金额实际利用内资是指在合同、协议内确定投资总额内,实际到位的资金总额。9、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要经济指标 名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