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老年人防诈骗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当前老年人防诈骗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老年人防诈骗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当前老年人防诈骗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老年人群体由于其特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成为了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近年来,老年人被骗案件频发,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感。因此,深入了解当前老年人防诈骗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老年人防诈骗的现状1.1.老年人受骗案件频发近年来,老年人受骗案件数量持续上升,且涉案金额巨大。据昆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60岁以上人员受骗情况占总案件数的5.82%,占
2、总损失数的8.48%,案均损失较全市平均损失偏高45.32%。从案件类型来看,虚假征信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购物服务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以及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案件较为高发,占总数的81.63%。1.2诈骗手段多样化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不断翻新诈骗手段。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以百万保障或开通某种保险后会扣费、开通网络平台会员需退费、直播带货交学费、机票退费等为由进行诈骗。此外,还有通过免费礼品引诱老人参与活动、讲座,打亲情牌博取老人信任,以及高回报忽悠老人投资等手法。1.3老年人防骗意识薄弱由于科技知识水平相对较低、防范意识薄弱、维权能力较差,老年人往往
3、难以识别诈骗分子的伎俩。他们容易轻信陌生人的谎言,对虚假信息缺乏判断力,从而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二、存在问题2.1老年人认知有限,防骗意识薄弱当前,养老诈骗案件呈现犯罪场景网络化、犯罪手段多样化的特点。老年人受限于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退化等因素,对新事物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的认知辨别水平低,防骗能力弱。他们往往难以识别诈骗分子的伪装和陷阱,容易上当受骗。2.2亲情陪伴缺失,情感空虚易被利用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老年群体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老年群体普遍缺乏亲人陪伴,情感空虚。诈骐团伙犯罪分子抓住其无人陪护、情感空虚的特点,实施针对性诈骗。他们通过嘘寒问暧、送生日礼物等方式博取老人信任,进而实施
4、诈骗行为。2.3养老服务市场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尚未成熟,市场根基不深,缺少提供养老服务的专业平台与专业人士。资质评定、资金监管等方面配套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他们利用“高收益低风险”投资养老项目、康养公寓等名目对老年人实施诈骗。2.4跨区域诈骗案件打击难度大依托便捷高效的现代通信工具,养老诈骗活动加速向网络发展,借助社交平台建群发展下线、裂变式传播,跨区域程度加剧。案发后往往大量资金已被犯罪嫌疑人消耗、挥霍而难以追回,部分案件涉案资金流向、财产属性难以查清,导致后期退赔执行工作难度上升。三、对策建议1.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1.1.1 全方位开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老年 人防 诈骗 现状 存在 问题 对策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