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走向世界.docx
《雷锋精神走向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锋精神走向世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雷锋精神走向世界湖南2024年雷锋精神论坛,聚焦雷锋精神走向世界”,这是人们久久的期盼,也是雷锋精神传播60多年的巨大影响所致。“雷锋属于世界”这句话,早在34年前就成为许多人的共识。1990年2月2日早晨6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每天最重要的“新闻与报纸摘要”时段,向世人传播了一个使人惊诧的信息:“雷锋属于世界同一天,这个醒目的标题出现在全国许多报刊上。文章是由新华社记者郑国联采写的。他写道一一慕名到湖南省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参观的美国教师吴玉婷,看了雷锋事迹展览后,激动地用中文在留言簿上写道:“雷锋属于世界另一位同时在这里参观的美国朋友詹姆斯接着用英文题词,高度赞扬雷锋精神。雷锋纪念馆的留言簿
2、上,留下了一串串外国朋友的名字和题词。这个纪念馆自1968年10月20日建成开放以来,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多名外国朋友和港澳同胞前来参观。在北京学习的法国留学生施兰,学成回国前到雷锋纪念馆参观了一个多小时,不时发出敬佩的赞叹。纪念馆工作人员问他:你是法国人,为什么对雷锋那样敬重?他回答说:“如果我们人类都能像雷锋那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该多好啊!”在上海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温戴尔克,专程到雷锋纪念馆参观。他在被问到向雷锋学习什么时说: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他说,这些精神都是人类应该有的。他表示要和更多的人一起
3、,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女青年凯西经常做好事,人们亲切地称她是美国的“活雷锋34年后,湖南雷锋纪念馆接待外宾已经超过12万人次,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参观的外宾已经达到20多万人次。有留言记录的国家达70多个。雷锋是中国人一张亮丽的名片,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象征。世界人民从雷锋身上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魅力,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优秀价值观的无比美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可爱。在传播雷锋精神过程中,我多次近距离和外国人接触。第一次是1990年3月8日,“活雷锋”张子祥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张子祥是沈阳军区驻丹东部队的一个志愿兵,长期为驻地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做好事,并带动一批大学生加入学雷锋
4、队伍,他的事迹在报纸上宣传后,李鹏总理称赞他是“新时期的活雷锋”。在解放军总参外事局一间铺着红地毯的接待室里,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麦杰思,泰晤士报记者孙凯琳,法新社记者麦法诚,摄影记者凯瑟琳对张子祥进行集体采访。麦杰思说:“我首先问你,雷锋对你意味着什么?”张子祥回答:“雷锋是我学习的榜样。他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把这种传统美德同共产主义思想相结合,他是我做人的典范,我做人就要做雷锋这样的人J麦杰思说:“你讲过雷锋具有中国的传统美德,并且具有共产主义精神,你想,作为外国人怎么学?”张子祥答:“我认为,雷锋精神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做人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像他那样助人为乐,对别人无限地爱,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锋精神 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