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共六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共六篇)汇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保障信息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3、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4、依据根据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
2、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制定本制度。5、内容5.1 机构职责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全面负责报告本院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5.2 报告范围及标准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其他中毒,环境因素事件,意外辐射照射事件,检验科病菌、毒种丢失,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医源性感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3事件信息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具体内容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3、。5.4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5.4.1 初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5.4.2 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5.4.3 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
4、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5.5 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报告,同时向上一级卫
5、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5.6 信息报告网络平台保证网络直报有专用电脑,专人负责,专人报告,保持网络和信息通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报专用电脑的管理要严格遵循疫情网报电脑管理制度。要落实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网络直报工作。5.7 监管与奖惩发现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对其主要领导、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究其刑事责任。医院控烟检查监督奖惩制度一、考核控烟办公室在
6、医院控烟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控烟工作,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的控烟工作,控烟宣传员具体实施,控烟监督员负责所在区域的环境卫生。二、奖励1 .上级检查验收中,达到无烟医院标准,一次性奖励控烟办主任、副主任、监督组组长奖金200元(从控烟罚款中支出)。2 .经检杳3次达标科室,奖给控烟管理组200元(从控烟罚款中支出)。3 .并在院报及院内网上公布。三、处罚1 .本院职工在院内吸烟,每人每次扣罚奖金100元,第二次扣罚奖金200元,以此类推,从科室当月奖金中扣除。2 .控烟领导小组工作不力,在上级检查验收中未达到无烟医院标准,扣罚控烟办主任、副主任、监督组组长奖金100兀O3
7、 .科室控烟不积极、不认真,经控烟办检杳一次不达标,扣罚奖金100元,两次不达标扣罚奖金200元,以此类推。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定义指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度。(二)基本要求1、急危重患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等。(1)患者急性起病,诊断未明,根据其症状的诊疗流程,必须立即处置,否则可能导致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或危及生命。(2)患者急性起病,诊断明确,根据诊疗规范,必须立即处置,否则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或危及生命,如有明确治疗时间窗的疾病。(
8、3)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4)出现检脸或检查结果危急值,必须紧急处置的患者。(5)患者出现其他预计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必须紧急处置的病情。2、所有医务人员均应掌握抢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抢救操作技能,具备独立抢救能力;培养专科抢救人员、建立应急医疗分队。抢救设备安置固定、便捷可及,定期维护巡查,始终保持待用状态,各单元医务人员知晓使用方法并熟练掌握。各单元抢救药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以保证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3、严格执行我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确保急危重患者优先救治。对急危重症患者按照“优先处置”及“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4、建立并不
9、断完善抢救资源配置机制。抢救资源包括抢救人员、抢救药品、抢救设备和病区抢救区域、抢救床位。5、建立并不断完善抢救资源紧急调配机制。紧急调配机制包括人员调配、抢救用药保障、医疗设备紧急调配、应急床位统一调配和多科室紧急抢救协作机制。6、对急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现场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上级听班人员。对于重大抢救事件,特殊患者或需多学科协同抢救的患者,抢救过程中需要人员或医疗资源调配,应由科主任及时报请医务科和/或护理部,夜间或节假日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上报
10、分管院长。根据会诊意见,由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如存在争议,应及时通知医务科/行政总值班予以协调。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参与或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限制。7、在抢救急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抢救预案。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将抢救记录记入病历,主持抢救的医师应当审核并签字。8、抢救科室安排专门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患方讲明病情及预后,以取得患方的配合。如果遇有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符合
11、诊疗规范的诊疗等情况时,医务人员应在病历中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并要求在患方签署“拒绝检查/治疗告知书二若患方拒绝签署,应在书面的“拒绝检查/治疗告知书”上注明“告知书上的内容已具体告知患者XX,但拒绝签字”,本院两名医务人员签名。对病危患者应及时同患者方告知病危,记录与患方沟通的说明。凡涉及医疗纠纷及法律问题的情况,应及时报医务科(医调办)或护理部等相应部门。9、如果患者罹患非本院诊疗科目内的急危重症,转运前应完成患者评估并履行告知义务,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转运方式,原则上病情相对平稳方可转运,安排有资质的医护人员进行转运并配备可及的生命支持设备,转送患者要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医院患者知情告
12、知制度1、患者知情告知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将患者的病情、诊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有关诊疗信息向患者或其近亲属如实告知的行为规范。2、知情告知对象(1)当患者本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的对象首先是患者本人。(2)当患者本人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年满10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未成年人时,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其他近亲属。(3)当患者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后果的精神患者(包括痴呆患者)时,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配偶,
13、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4)在医疗活动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导致无法行使知情选择权(患者年满18周岁,处于昏迷、休克、麻醉等意识丧失状态)或是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其知情同意权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代为行使。(5)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各种原因授权他人行使其知情同意权时,患者必须签署患者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只能在授权权限范围内签署意见,非被授权人不得在相关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有关意见。3、形式与内容(1)门诊知情告知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根据患者的现病史、规范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提出门诊治疗意见。向患方详细告知病情、目前诊断、计划的医疗照护和
14、治疗方案、预期和非预期的结果等。(2)首次床旁知情告知:患者入院后1小时内主管医师到病人床旁进行首次告知,对重症患者或诊断不明患者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进行谈话告知,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和科室情况介绍;目前诊断和诊断依据;需要做的必要检查(术前准备)和目的及初步治疗方案;将患者的病情,目前病情诊断情况,医疗措施,病人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大约费用及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其家属。(3)术前知情告知:包括术前诊断、诊断的依据、手术适应症、手术时间、术式、手术人员以及手术常见并发症、手术费用等情况,并明确告之手术风险的程度及其后果及术中病情变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听取患方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方提出的问题。术
15、中因病情变化需改变手术方式时应及时告知患方术中诊断、改变术式的依据、手术常见并发症、手术风险等与术前沟通有变化的情况,听取患方的意见和选择。(4)麻醉前知情告知:麻醉前由麻醉医师告知患方拟采用的麻醉方式、麻醉风险、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术中因病情需要变更麻醉方式时,麻醉医师要及时准确地将改变麻醉方式的依据、麻醉风险等与麻醉前沟通不一致的情况,向患方告知,同时应征得患方的同意。(5)输血前知情告知:输血前由责任医师向患方告知输血的适应证、必要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风险等相关内容;(6)出院前知情告知:患者出院前由责任医师将出院小结交付患者,并告知一下内容:筒要治疗过程、出院前诊断、治疗效果;出院后注意事项、用药指导、植入物相关指导;出院后康复方法及注意事项;门诊复查时间、地点、携带资料;需要回院后续治疗的情况、需要紧急就医的情况等。(7)其他:患者病情变化时的知情告知;有创检查及有风险处置前的知情告知;特殊检查前知情告知;变更诊治方案时知情告知;贵重药品使用前知情告知;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知情告知;急、危、重症患者随疾病的转归应及时知情告知;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使用前的知情告知等。4、知情告知的方法(1)如实告知,充分告知。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充分的。对某些暂时难以确定诊断、难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