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遗址的当代符号价值与传承策略.docx
《宝船遗址的当代符号价值与传承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船遗址的当代符号价值与传承策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宝船遗址的当代符号价值与传承策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江苏考察时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J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世界本质上是人的经验凝聚与交织的符号世界。通过符号生产者的活化实践、他者视角的文化解读与传播以及地方社会环境的变迁,长江以其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叙事框架,进而塑造并传播了具有长江流域独特印记的文化形象。宝船遗址是长江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研究其在长江文化符号中所承载的价值内涵,不仅有助于在学理层面建构和丰富长江文化符号谱系,而且有助于在实践层面提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传播路径与传承策略,
2、增强中华文化标识在全球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一、宝船遗址:作为郑和航海壮举的集体记忆长江文化是长江流域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与生态保护传承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总和,是以符号形式来表现、保存、传播、延续的文化体系。南京文化涵盖了历史、山水、区域、人文等内在要素,承载着开放、创新、包容、进取的文化价值与深厚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明智慧,彰显了中华文化兼济天下的宏大格局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追求。作为以实物见证“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宝船遗址,承载着我国海洋探索辉煌成就的历史图景、包容开放的合作精神、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践活动等丰富的集体记忆。长江南京段是郑和下西洋
3、的地理起点。长江作为我国最长的河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托,是连接内陆和海洋、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南京是长江中下游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整个长江流域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有5000多处,南京境内就有200多处。夏商时期,长江流域人类活动的兴起和演进为南京地域文明体的生成创造了条件。历史上,南京凭借拥江达海的独特地理区位倍受历代统治者重视,长江护佑并丰富了南京文化。明朝时期,南京首次实现了跨江发展。1405年,郑和船队从南京龙江关出发,经长江下游入海,开启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程。郑和七下西洋,以大量的中国丝织品和瓷器等换取珍珠、玛瑙、香料、药材等海外各国的土特产品,
4、为我国手工业品生产开拓了国际市场,矍富了长江流域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郑和七下西洋以“共享太平之福”为理念,以宝船与友谊将遍访的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成了文明互动的共同体,是我国古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如明永乐六年,明成祖朱棣按照滓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体魄托葬中华”的遗愿,将其礼葬于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永乐二十一年(M23年),西洋、古里、苏门答腊等16国1200余名使臣随郑和船队来中国参观访问,这些均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宝船遗址是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壮举,这次前后持续几十年的航海事业在国内外留下了许多遗迹,国内主要分布在南京、太仓、长乐等地。南京是
5、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下西洋的宝船主要在南京龙江船厂打造,所用物资也主要在南京采办。因此,南京有关郑和下西洋的遗址、遗迹最为丰富,主要有马府街、龙江船厂、静海寺、天妃宫、大报恩寺、净觉寺和郑和墓等。其中,位于南京城西北(今南京鼓楼区)的龙江船厂始设于洪武初年。据李昭祥龙江船厂志记教:船厂厂址东抵城壕,西抵秦淮街军民塘地,南至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到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张田。如此规模巨大的船厂,在当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考古发掘发现,龙江船厂的七个船坞现在仍依稀可见。2005年,南京市政府在龙江宝船厂遗址上,建成了一座融旅游、纪念、展览、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遗址性公园,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文化休闲空间
6、,而且通过展览等向人们展示了郑和下西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并提高了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明交流互鉴意识。二、宝船遗址在长江文化谱系中的符号价值长江文化符号是指在长江流域空间内彰显地域特色的独特符号域,代表着长江文化的核心特征和精神内涵。宝船遗址作为长江文化意义的重要教体与形式之一,以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工匠精神等独特的影响力和辨识度,成为长江文化谱系的重要符号之一。宝船遗址连接了国内与国外,展现了中国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国责任和担当。长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长江文化传承的是国家精神,彰显的是国家形象,体现的是大国担当。从历史视角看,宝船遗址担负着和
7、平外交的重任,为南京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灯塔城市”,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和平精神夯实了基础。自古以来,南京凭借通江达海的地缘优势和十朝都会的政治优势,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唯一的都城、郑和下西洋的策源地和出发地。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七下西洋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外使臣、商人等纷纷来华,我国纺织技艺等输出国外,频繁的中外文明交流促进了海上交通的繁荣。据记载,仅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就出使61人次,各国来使318人次。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与始发地,是航海宝船的主要建造地,当时的龙江关是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第一关。至今,南京依然保存有以宝船遗址、天妃宫等为代表的中外和平交往遗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址 的当 符号 价值 传承 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