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汇编.docx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F1.ft党校就能乡村振兴经脸交流115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217党校献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321党校腻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423党校赋能乡村振兴技验交流524党校赋能乡村报兴经验交流625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1我县坚持“县委党校(孵化学院)+乡旗党校(企业分校)+农民夜校(实训基地)“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各乡镇(街道)党校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实效,全力打通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I”最后一公里在“强”字上用力深化资源整合乡镇党校充分依托现有乡村组织活动场所、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资源,推进主阵地建设。同时积极拓宽
2、乡镇党校师资力量来源渠道,邀请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熟悉乡村治理及“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来乡镇讲学;注重从本地村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模范和“土专家”“田秀才”中选取先进典型,鼓励他们走进课堂,分享经验做法,现场手把手传经送宝,实现师资力量来源多元化。清源镇党校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主题设计课程内容,推动党员进党校、支部书记大轮训、领导干部上讲台,通过送教下乡上门”面对面”教育、“点对点”培训、“一对一”辅导,将“教学主阵地”前移;东于镇党校开办技术讲座、进行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提升党员干部能力,推动基层治理更加有效;王答乡党校坚持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党委书记每半年上
3、一次党课,党政班子成员每年至少上一次党课等。在“活”字上用心创新教育模式乡镇党校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行“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实用技术”模式,各乡镇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培训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教育强素质,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教育增才干。同时坚持灵活教学,创新“课堂+现场”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实训教育领域,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基层农民党员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柳杜乡党校坚持课堂赋能,以政治理论、党建实务、乡村振兴、技能素养等为重点,形成“4大主题课+N个特色课”教学内容体系;充分挖掘南青堆村和成子村等现场教学点、微信公众号等
4、平台资源,形成“课堂+现场”“讲学+交流”“线下+线上”培训体系,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别为党员开展业务指导,确保乡镇党校培训工作在“量”上落实、在“质”上见效。在实字上用功抓实课程建设乡镇党校紧扣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开设教学专题课程;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研发精品课程。同时积极探索党校+教学点”模式,从党建引领示范、红色文化传承、廉政文化教育、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入手,打造了一批有特色、影响大、效果好的现场教学点纳入“现场教学课程资源库”。东湖街道党工委针对如何建强基层党组织,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采用“书记讲给党员听”“书记讲给书记听”的方式,与党员面对面交流,引导党
5、员干部明确党员义务、对标身边榜样,自觉扛起使命责任、奋力担当作为。徐沟镇、马峪乡党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把党章和全面从严治党学习贯穿其中,筑牢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基础。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2近年来,XX县委党校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围绕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由谁教”“怎么教”“在哪教”的问题,规范镇(街)党校建设,提升镇(街)党校工作水平,打通了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二一、建强阵地、配齐师费,深耕厚植夯实党校“底子”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镇(街)党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13个镇(街)党校建立20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点,推动镇(街)党员教育培训
6、和党建信息化工作落地落实。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镇(街道)党校的实施意见XX县镇(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工作规范(试行),镇(街)党校加挂党员教育中心牌子,规范提升镇(街)党校的组织设置、教学管理、工作保障。打造教师梯队,在全县遴选出82名党员教育讲师、44名党员教育专家。通过举办党员教育现场教学讲解员选拔赛和各党委推荐,选拔出65名优秀讲解员。每处现场教学示范点配备至少4名讲解员,建立起辐射带动、资源共享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二、优化设计、创新教学,融通资源勇挑党校“担子”创新建立镇(街)党校“1+8+3+N”工作体系,即在每个镇(街)实体化建设1处镇(街)党校,强化“有班子队伍、
7、有教学场所、有师资队伍、有课程体系、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档案、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8有要素保障,突出“一校一品、乡土讲师、土味课程”3大特色,建设N处现场教学示范点。在圣水峪镇党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依托XX初心学院,建成尼山鹿鸣、南仲都、东仲都、夹山头、东野村5个教学点,打造乡村振兴、甘薯产业、乡村治理、文化“两创”等特色课程和体验课程。在泉林镇党校,以精致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设计特色优质课程和现场教学路线。在星村镇党校,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设计特色优质课程和现场教学路线,成为集“党建引领、教育培训、服务基层”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打造基层党员身边的“充电站”。三、突出特色、紧盯需求
8、,破解难题引领发展“路子”实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星火赋能”工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实二注重开发“微”“土”“外”针对性强的课程。“微”即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实践经验,适应普通党员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开发党课,组织教师准备10分钟左右的微党课,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党性教育、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红色故事等,送课上门。土”即根据每个镇(街)不同的地域、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培育开发新课程。县内具备红色文化资源的金庄旗、杨柳领、柘沟镇开发了XX第一个党支部钱杰东往事戈山抗日故事等地方党史课程。“外”即组织教师走出去,根据XX县农村发展需要选择外地成功案例开发课题,移植适合X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校 乡村 振兴 经验 交流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