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党建评论汇编(15篇).docx
《2023年8月党建评论汇编(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8月党建评论汇编(15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年8月党建评论汇编(15篇)目录1 .不断涵养浩然之气22 .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认识调查研究63 .动真碰硬做“体检”124 .感悟“鸿雁传书”中的爱国情强国志145 .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176 .金砖国家合作为推动全球治理贡献力量207 .年轻干部要敬畏优秀传统文化288 .年轻干部要学会“聊家常”319 .批评就当“直来直去”3410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六对重大关系”的辩证统一36I1.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夯实思想根基4112 .学习“浦江经验”,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4513 .有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314 .政党在现代化事业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5615 .主题
2、教育不能“空对空”而要“实打实”62不断涵养浩然之气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涵养浩然之气是屣续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希望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坚定信心、顽强拼搏,让浩然之气充盈全社会,用实干创造美好未来。浩然之气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孟子有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涵养浩然之气,是古人加强修养的重要要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中华民族
3、5000多年文明史,浩气长存,正气磅礴。浩然之气,是将高尚的道义原则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而形成宏大、刚直、正义的精神状态。拥有浩然之气的人,不管处境如何,都会坚持理想不变、志向不变、原则不变,行为国为民之大道。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浩然之气成为支撑中华民族接续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坚持理想、淡泊名利的高尚追求,不徇私情、刚正不阿的廉洁品质,而且汇集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我们要从中华传统美德
4、和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养分,提升思想境界,涵养浩然之气,不断开阔眼界心胸,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赋予浩然之气新的内涵。回顾我们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史,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带领中国人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浩然之气。比如,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勇于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等等。这些宝贵精神品格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注入了新的内涵,而
5、且使其不再仅仅体现为个人的精神状态,更体现为一个先进政党的精神状态。新时代十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康续了民族精神,彰显了浩然之气。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奋斗实践中继承和弘扬的浩然之气,既是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为我们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奋进新征程必须涵养浩然之气。作为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浩然之气不仅表现在生死关头、重大考验之时,也表现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之中;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品格要求,也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应有之
6、义。新时代新征程,增强全党全社会战胜前进道路上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必须涵养浩然之气。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涵养浩然之气,就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理论武装,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始终坚守崇高理想;树牢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对人民的热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淬炼党性、提升道德。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查找自身在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上的不足,不断涵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廉洁奉献等浩然之气。同时,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共同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把涵养浩然之气
7、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认识调查研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洪向华主编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书,紧扣工作方案重要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调查研究的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阐述了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与重要方法。全书主题明确,语言简洁明快,既有宏大叙事的深层次剖析,又有细致入微的案例分析阐释,对广大党员干
8、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层面的指导意义。坚持基础理论与生动实践相融合该书坚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融合,从理论维度出发,去观照实践要求、实际情况,再以实践经验、实践结果为印证,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方法论指导下,全书在分析与阐释调查研究之机理、阐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科学性、重要性等方面更具学理味道。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全部社会历史又是人通过实践创造的。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具有客观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科学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党建 评论 汇编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