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评论汇编(14篇)(20231219-1227).docx
《党建评论汇编(14篇)(20231219-12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评论汇编(14篇)(20231219-1227).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建评论汇编(14篇)(20231219-1227)目录1 .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22 .党的八大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63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134 .考核切忌“唯材料”205 .毛泽东崇尚理论联系实际226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及其当下启示307 .年度考核功夫在“卷”外388 .强信心促发展I努力建设“人民之城、幸福之城”409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4510 .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年担当5111 .学习“不偷、不装、不吹”的老老实实作风5512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6313 .直奔一线“摸活鱼”6614 .自觉遵守当干部的规矩69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关
2、乎国本、国运。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把握大势、贯通古今、立足全局上下功夫,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书写文化繁荣新篇章、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时刻胸怀“国之大者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
3、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凝聚实
4、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的八大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党的历史上,党的八大作为我们党全面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作出关于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规定,形成了正确的路线,从而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党中央从1955年起就进行了大量调杳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除多次外出开展调查外,还
5、用了近2个月时间仔细听取了30多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刘少奇同志先后同党中央和国务院3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陈云同志也对资本主义、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小商败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扎实的调研,党更加认识到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以及八大召开前的相关准备工作,为党的八大探索正确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正是基于当时的现实国情,党的八大对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选择、目标战略、实践路径、价值取向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认识和成果。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当时
6、我国虽然已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但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众多,且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困难和复杂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完全模仿其他国家,只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去寻找答案。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带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总结了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遵循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原则,毛泽东同志在修改八大政治报告时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应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他认为:“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
7、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党的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关于走自己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观点。他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原则,为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党的八大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基础上,结合当时国情,初步规划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毛泽东同志在八大开幕词中指出,“
8、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二成为“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就是当时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则是团结全党和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刘少奇同志在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时指出,由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开始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国解决分配土地工作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有鉴于此,他在通知中明确提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建 评论 汇编 14 20231219 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