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管理规定.docx
《六大系统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大系统管理规定.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一、为仔细实行.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平安生产方针,规范和强化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煤矿平安保障实力,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哲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C201133号)、关于加快推动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和山东省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与评分方法(试行)(鲁煤安管2013142号)等上级规定、标准和文件要求,结合公
2、司实际,制定本规定。二、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权属煤矿、改制矿井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与检查工作。三、各矿井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矿井主要负责人是“六大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矿依据本规定,结合矿井实际状况建立健全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确保六大系统“达到系统牢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其次革矿井平安避险“六大系统”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第一条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状况下,为遇险人员平安避险供应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和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应以紧急撤离、有效逃命为主,紧急避险系统仅适用于井下发生火灾、
3、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顶板灾难等事故后,无法与时撤离的遇险人员进入避难碉室等待救援。其次条依据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平安好用的原则,2012年12月底前建设完成的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管理仍执行原方案设计。2013年1月后新增建设的,按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关于加快推动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文件执行。第三条公司所属煤矿、改制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运用、维护和管理适用于本规定。(一)管理职责第四条各矿井是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责任主体.矿井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分管负责人和详细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
4、制度,组织做好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第五条通风防尘处是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业务牵头部门,负责对公司所属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运用、维护和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考核。第六条机电处、安监局、生产技术处、科技信息中心按业务部门保安责任制,参加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管理.第七条各级平安培训部门负责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培训。第八条物资供应处负责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备与备品备件的选购,确保设备与备品备件的供应。(三)系统建设第九条基本要求1.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供应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井下紧急避险附属设施、合理设舌避灾路途、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2 .在突发紧急状况时,
5、凡井下人员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靠步行不能平安撤至地面的矿井,均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C3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难类型与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先建设避难碉室。4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碉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与采煤工作面推动长度超过50Om时.应在距离工作面50Om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碉室,其他矿井应在距高采掘工作面100Om范围内建设避难碉室。5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应由具备乙级设计资质单位编制整体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经过集团公司审批后,报属地煤矿平安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平安监察机构备案。6 .新建、改扩建煤矿
6、建设项目平安设施设计专篇中应包含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第十条自救器1 .自救器仅适用于井下矿工避灾和逃命运用.不适用于正常生产和事故抢险过程中运用。2 .各矿必需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隔绝式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3 .各矿紧急避险设施内部配备的自救器应为隔绝式,有效防护时间应不低于45分钟。4 .实行自救器年检修理制度,各矿每年要把全部在用自救器由生产厂家逐批次进行检测、修理,检测不合格干脆报废,零件老化的进行更换。年检修理费用列入各矿平安费用。5 .凡开启过的自救器,无论运用时间长短都应报废,不准重复运用。报废的自救器应在地面浸水销毁。第十一条紧急避险设施1.
7、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难事故时,为无法与时撤高的遇险人员供应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6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对外能够抵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供应氯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建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建条件、嬴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嗣室、临时避难碉室等。7 .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平安防护、氧气供应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状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具备自备氧供氧系统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供氧量不低于5升/分钟人.处理二氧化碳的实力不低于0.5升/分钟人,处理一氧化碳的实力应能保证在20分钟内将一
8、氧化碳浓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紧急避险设施内部环境中氧气含量应在18.59i23.0E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0%,甲烷浓度不大于1.o以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00241温度不高于35摄氏度,湿度不大于85%并保证紧急避险设施内始终处于不低于100帕的正压状态。采纳高压气瓶供气系统的应有减压措施,以保证平安运用。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在突发紧急状况下人员避险时,能够对避险设施过渡室(舱)内的氧气、一氧化碳.生存室(舱)内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湿度和避险设施外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行检测或监测。按额定避险人数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大 系统管理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