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ocx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二十字”方针爱国遵守法律,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酷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恳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遵守法律为荣、以作奸犯科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三、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一)“爱国遵守法律”是公民对国家的首要道德义务。“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酷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
2、”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全部公民都必需把酷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旺盛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遵守法律”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遵守法律、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需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学问,仔细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听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二)“明礼诚信”是公民社会交往中的基础道德。明礼诚信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最低道德准则。“明礼”、“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3、,在落实到行动中看起来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正所谓“见微知著”,就是这些小事,从另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明礼”就是讲文明,特殊是留意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惜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诚信”是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诚信”的基本内容是诚恳、恳切、信用,也就是忠诚醇厚,恳切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赐予信任。(三)“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前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公民之间应当彼此团结,相互友爱,建立起一种
4、和谐友善的关系。“团结”的基本内容是指在追求共同志向目标上,人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人群的凝合力,最终汇合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合力。“友善”是指友好,友情,和善,善意,与人为善等,体现人们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亲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团结互助,同等友善等。使人类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人伦和谐”。(四)“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勤俭自强作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个人道德素养提出的要求。公民有劳动的权力和劳动的义务,应当推崇勤劳,反对懒散和游手好闲。公民还应当厉行节约,
5、反对奢侈奢侈和享乐主义。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可以积沙成塔,集液成裘。勤劳、勤奋、勤快反映的是个体对待劳动、学习、工作的看法与品质。“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等。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坚韧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人生道路不行能一帆风顺,在困难面前,在逆境之中,受挫折以后,自强独立者勇往直前,软弱自卑者节节败退。“自强”的基本内容是自尊、自励、独立、生命不息、坚韧不拔、勇于拼搏。(五)“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道德规范。对待职业或事业要肃穆仔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有益的贡献。“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敬
6、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至少的要求,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奉献就是主动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需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奉献”的基本内容是克已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四、社会公德主要规范(一)文明礼貌,提倡人们相互敬重。作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一一人们的行为文明状况,它集中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文明教养程度,而礼貌则是这种文明程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文明
7、礼貌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说明白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敬重。在人际交往中留意自己的个人形象,比如要做到衣冠整齐,举止文静,这是对别人的一种敬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到处留意讲究礼节,在公共场合和集体性活动中,应当自觉地遵守秩序或规定,相互礼让,这也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反映。(二)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作为社会公德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道德要求,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敬重人、关切人、爱惜人,特殊留意的是要求尽一切努力爱护儿童,敬重妇女,敬重和关怀老年人,敬重和爱惜人才,关切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帮
8、助那些陷入困难之中的人们,在全社会以至全世界的范围里,主动维护正义的事业。(三)爱惜公物,增加社会主义社会主子翁的责任感。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财物、集体的财产,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性活动、实现共同利益的物质保证,也是满意劳动者个人利益和人们的当前利益的共同物质条件。所以,以社会主子金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集体的财产,爱惜公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惜,是每个公民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明显地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记。(四)爱护环境,强化生态伦理观念。人们遵循环境道德规范的实质,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民 基本 道德规范
